• zhi的成语 (4064个)

    101

    不急之务

    成语拼音:
    bù jí zhī wù
    成语解释:
    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102

    不解之缘

    成语拼音:
    bù jiě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103

    不经之语

    成语拼音:
    bù jīng zhī yǔ
    成语解释: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成语出处:
    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104

    别具只眼

    成语拼音:
    bié jù zhī yǎn
    成语解释: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
    成语出处: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105

    拔葵去织

    成语拼音:
    bá kuí qù zhī
    成语解释: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织。”
    106

    不刊之典

    成语拼音:
    bù kān zhī diǎn
    成语解释: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成语出处:
    《梁书 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治所成。”
    107

    不刊之论

    成语拼音:
    bù kān zhī lùn
    成语解释: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成语出处: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108

    不刊之书

    成语拼音:
    bù kān zhī shū
    成语解释: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成语出处:
    汉 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109

    不刊之说

    成语拼音:
    bù kān zhī shuō
    成语解释: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成语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110

    拨乱反治

    成语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ì
    成语解释:
    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
    111

    不了了之

    成语拼音:
    bù liǎo liǎo zhī
    成语解释: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成语出处: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112

    拨乱为治

    成语拼音:
    bō luàn wéi zhì
    成语解释:
    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成语出处: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故一 土鲁番表文》:“皇上拨乱为治,如月恒之无不临。”
    113

    拨乱兴治

    成语拼音:
    bō luàn xīng zhì
    成语解释:
    拨:治理;兴:兴起。平定乱世,进行治理
    成语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为会稽太守,拨乱兴治,立文学,学徒以千数。”
    114

    表里一致

    成语拼音:
    biǎo lǐ yī zhì
    成语解释:
    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
    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
    115

    百虑一致

    成语拼音:
    bǎi lǜ yī zhì
    成语解释:
    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成语出处:
    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116

    拨乱之才

    成语拼音:
    bō luàn zhī cái
    成语解释:
    拨:治理。平定乱世、能使天下恢复安定的人才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事到骑虎之势,家国所关,非真拨乱之才,一代伟人,总难立脚。”
    117

    百里之才

    成语拼音:
    bǎi lǐ zhī cái
    成语解释: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118

    百炼之钢

    成语拼音:
    bǎi liàn zhī gāng
    成语解释:
    炼:用加热的方法提纯。指久经烤炼、坚强不屈的人
    成语出处:
    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119

    不吝指教

    成语拼音:
    bù lìn zhǐ jiào
    成语解释:
    吝:吝惜;舍不得。不要吝惜指示教导。也作“不吝赐教”。
    成语出处:
    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120

    百龙之智

    成语拼音:
    bǎi lóng zhī zhì
    成语解释:
    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成语出处: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 zhi成语,zhi的成语,带zhi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