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u的成语 (995个)

    141

    盗憎主人

    成语拼音:
    dào zēng zhǔ rén
    成语解释: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142

    睹著知微

    成语拼音:
    dǔ zhù zhī wēi
    成语解释: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成语出处:
    《文选 王粲〈赠文叔良〉诗》:“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绝书》:‘子胥曰: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己。’”
    143

    地主之谊

    成语拼音:
    dì zhǔ zhī yì
    成语解释:
    即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当地主人应尽的义务。地主:当地的主人。谊:情谊。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144

    地主之仪

    成语拼音:
    dì zhǔ zhī yí
    成语解释:
    见“地主之谊”。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
    145

    恶迹昭著

    成语拼音:
    è jì zhāo zhù
    成语解释: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成语出处: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146

    二龙戏珠

    成语拼音:
    èr lóng xì zhū
    成语解释: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147

    飞蛾赴烛

    成语拼音:
    fēi é fù zhú
    成语解释:
    见“飞蛾赴火”。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148

    吠非其主

    成语拼音:
    fèi fēi qí zhǔ
    成语解释: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149

    伏法受诛

    成语拼音:
    fú fǎ shòu zhū
    成语解释: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150

    傅粉施朱

    成语拼音:
    fù fěn shī zhū
    成语解释:
    搽粉抹胭脂。指打扮得很妖艳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151

    反客为主

    成语拼音:
    fǎn kè wéi zhǔ
    成语解释: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或变次要为主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152

    抚梁易柱

    成语拼音:
    fǔ liáng yì zhù
    成语解释:
    抚:用手托着;易:更换。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153

    粉面朱唇

    成语拼音:
    fěn miàn zhū chún
    成语解释:
    白面红唇。有时形容面颜姣美。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
    154

    风前残烛

    成语拼音:
    fēng qián cán zhú
    成语解释: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成语出处:
    梁遇春《致石民书六通》:“良心(交与Nurse)已如风前残烛,一片冰心,将付之东流矣。”
    155

    焚琴煮鹤

    成语拼音:
    fén qín zhǔ hè
    成语解释: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
    宋 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156

    粉墙朱户

    成语拼音:
    fěn qiáng zhū hù
    成语解释:
    粉:涂饰;朱:红色。白粉墙砖红漆大门。指富贵人家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知远将身奔入那庄门,只见粉墙朱户,画阁琼楼。”
    157

    反求诸己

    成语拼音:
    fǎn qiú zhū jǐ
    成语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158

    附膻逐臭

    成语拼音:
    fù shān zhú chòu
    成语解释: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成语出处:
    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159

    附膻逐秽

    成语拼音:
    fù shān zhú huì
    成语解释:
    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成语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160

    附膻逐腥

    成语拼音:
    fù shān zhú xīng
    成语解释:
    膻:羊肉的气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气味的东西。比喻巴结权贵,追逐个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秽”。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8回:“我们清白门第,断不至于设招权倚势之心,那无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 zhu成语,zhu的成语,带zhu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