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uo的成语 (547个)

    121

    即兴之作

    成语拼音:
    jí xìng zhī zuò
    成语解释:
    即兴:根据当时的兴致和感觉;作:作品。根据当时的感受而写成的作品。
    成语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3章:“历史从来都是即兴之作。”
    122

    九原可作

    成语拼音:
    jiǔ yuán kě zuò
    成语解释: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成语出处: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123

    匠遇作家

    成语拼音:
    jiàng yù zuò jiā
    成语解释:
    匠:工匠;作家:行家。工匠碰到行家。比喻双方本领相当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定时捉将》:“今日棋逢对手,匠遇作家也,你是好武艺为魁,我和你再战几百合。”
    124

    江左夷吾

    成语拼音:
    jiāng zuǒ yí wú
    成语解释:
    《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江左夷吾”称许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成语出处:
    《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
    125

    可操左券

    成语拼音:
    kě cāo zuǒ quàn
    成语解释:
    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比喻成功有把握。
    成语出处: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126

    狂风大作

    成语拼音:
    kuáng fēng dà zuò
    成语解释:
    刮大风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127

    愧天怍人

    成语拼音:
    kuì tiān zuò rén
    成语解释:
    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128

    苦中作乐

    成语拼音:
    kǔ zhōng zuò lè
    成语解释: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成语出处:
    宋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129

    老蚕作茧

    成语拼音:
    lǎo cán zuò jiǎn
    成语解释:
    老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自己。
    成语出处:
    宋·苏轼《石芝》:“老蚕作茧何时脱?梦想至人空激烈。”
    130

    拉大旗作虎皮

    成语拼音: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
    成语解释: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131

    菱角磨作鸡头

    成语拼音:
    líng jiǎo mó zuò jī tóu
    成语解释:
    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成语出处:
    宋·陆游《书斋壁》诗:“平生忧患苦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圆。”自注:“俗谓困折多者谓菱角磨作鸡头。”
    132

    令人作呕

    成语拼音:
    lìng rén zuò ǒu
    成语解释: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成语出处:
    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
    133

    乱作胡为

    成语拼音:
    luàn zuò hú wéi
    成语解释:
    犹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直这般无廉鲜耻,乱作胡为。”
    134

    乱作一团

    成语拼音:
    luàn zuò yī tuán
    成语解释: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成语出处:
    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
    135

    默不作声

    成语拼音:
    mò bù zuò shēng
    成语解释:
    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
    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136

    默不做声

    成语拼音:
    mò bù zuò shēng
    成语解释: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成语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137

    磨杵作针

    成语拼音:
    mó chǔ zuò zhēn
    成语解释: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138

    谋道作舍

    成语拼音:
    móu dào zuò shě
    成语解释: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成语出处:
    宋·宋祁《杂说》:“谋道作舍,三年弗架。”
    139

    蛮来生作

    成语拼音:
    mán lái shēng zuò
    成语解释:
    形容强迫。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岂有此理!这事可是蛮来生作得的吗?”
    140

    明人不做暗事

    成语拼音: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成语解释: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成语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则俺这闭月羞花绝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妆甚的谎子!”
    * zuo成语,zuo的成语,带zuo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