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为字的成语 (572个)

    301

    束蒲

    成语拼音:
    shù pú wéi pú
    成语解释: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谓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秦相赵高指鹿马,束蒲脯,二世不觉。”
    302

    三人

    成语拼音:
    sān rén wèi zhòng
    成语解释:
    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众人,已不算少数。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
    303

    三十六策,走上策

    成语拼音:
    sān shí liù cè,zǒu wéi shàng cè
    成语解释: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成语出处: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304

    三十六计,走上计

    成语拼音: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成语解释: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成语出处: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305

    三十六着,走上着

    成语拼音:
    sān shí liù zhāo,zǒu wéi shàng zhāo
    成语解释:
    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上着,只恐没处走。’”
    306

    随俗

    成语拼音:
    suí sú wéi biàn
    成语解释:
    俗:风俗。到什么地方就随什么风俗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列传》:“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小儿医,随俗变。”
    307

    识时务者俊杰

    成语拼音: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成语解释: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出色的人物。
    成语出处:
    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308

    等闲

    成语拼音:
    shì wéi děng xián
    成语解释:
    等闲:无关紧要。把它看成无关紧要,不予重视
    成语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3回:“舍山后杨业干城之将,视等闲而不用。”
    309

    儿戏

    成语拼音:
    shì wéi ér xì
    成语解释:
    见“视同儿戏”。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3回:“你不可视儿戏。”
    310

    寇仇

    成语拼音:
    shì wéi kòu chóu
    成语解释:
    视:看待;寇仇:仇敌。像仇人一样看待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11

    民天

    成语拼音:
    shí wéi mín tiān
    成语解释:
    谓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312

    说辞

    成语拼音:
    shàn wéi shuō cí
    成语解释:
    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说辞。”
    313

    畏途

    成语拼音:
    shì wéi wèi tú
    成语解释:
    畏途:危险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种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极难行走的路。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314

    知己

    成语拼音:
    shì wéi zhī jǐ
    成语解释:
    看成好朋友。
    成语出处: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知己,格外情深。”
    315

    知己者死

    成语拼音: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成语解释: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成语出处:
    《战国策 赵策一》:“士知己者死,女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316

    歃血

    成语拼音:
    shà xuè wéi méng
    成语解释:
    古代参加盟会者;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诚意。
    成语出处:
    唐 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盟,指河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317

    上下

    成语拼音:
    shàng xià wéi nán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318

    歃血

    成语拼音:
    shà xuè wéi shì
    成语解释:
    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誓,乃告之。”
    319

    夙夜

    成语拼音:
    sù yè wéi móu
    成语解释:
    夙夜:早晚,朝夕;谋:谋划。朝夕谋划
    成语出处: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今陛下慨念国家之耻,励复仇之志,夙夜谋,相时伺隙。”
    320

    肆意妄

    成语拼音:
    sì yì wàng wéi
    成语解释:
    妄:胡乱,非分的,出了常规的。妄:胡作非。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亦作“肆意妄行”。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0回:“故令天媳管束,督做女工之事,非纵之使毫无忌惮,肆意妄也。”
    * 为的成语,带为字的成语,包含为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