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二字的成语 (187个)

    161

    一是一,

    成语拼音:
    yī shì yī,èr shì èr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
    成语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0回:“遂把那杨腾蛟怎样写亲供,刘怎样勒掯,小人等不依他,又恐怕被他连累,一是一,的都说了。”
    162

    一台

    成语拼音:
    yī tái èr miào
    成语解释:
    台:古代官署名。同一官署中有名气的两个人
    成语出处:
    《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渊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妙’。”
    163

    一推六

    成语拼音:
    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语解释:
    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你想一推六五地混过关去,办不到!”
    164

    一退六

    成语拼音:
    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语解释:
    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成语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165

    衣无

    成语拼音:
    yī wú èr cǎi
    成语解释:
    身上没有第件彩衣。形容衣着朴素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绝奢饰,食不兼味,衣无彩。”
    166

    言无

    成语拼音:
    yán wú èr jià
    成语解释:
    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价”。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价,三十余年。”
    167

    一心无

    成语拼音:
    yī xīn wú èr
    成语解释: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168

    有一无

    成语拼音:
    yǒu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
    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成语出处:
    明 姚子翼《遍地锦 劝主》:“似这等才调,也算得有一无的了。”
    169

    一则一,

    成语拼音:
    yī zé yī,èr zé èr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
    170

    忠臣不事君,烈女不更

    成语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语解释: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个丈夫。指忠诚不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君,烈女不更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171

    忠臣不事君,贞女不更

    成语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语解释: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个丈夫。指忠诚不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君,贞女不更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172

    足尺加

    成语拼音:
    zú chǐ jiā èr
    成语解释:
    比喻过分、过头。
    成语出处:
    高阳《慈禧前传》十:“在恭王自己接见的贺客中,有人说要请大格格出来,以公主的身份,接受叩贺;只这原是足尺加的趋奉,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马屁拍在马脚上’,惹得恭王大为不悦。”
    173

    和尚

    成语拼音:
    zhàng èr hé shàng
    成语解释:
    指十分迷惑
    成语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章:“敌人又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174

    五而不知十

    成语拼音:
    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五而不知十也。”
    175

    五而未识于十

    成语拼音: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峻《辩命论》:“同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五而未识于十。”
    176

    知其一不达其

    成语拼音: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
    成语解释: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
    宋·苏轼《汉武帝论》:“知其一,不达其;见其利,不睹其害。”
    177

    知其一不知其

    成语拼音:
    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
    宋 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也。”
    178

    知其一未睹其

    成语拼音:
    zhī qí yī wèi dǔ qí èr
    成语解释: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
    汉·扬雄《长扬斌》:“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见其外不识其内也。”
    179

    知其一未知其

    成语拼音:
    zhī qí yī wèi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公知其一,未知其。”
    180

    知其一,不知其

    成语拼音: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二的成语,带二字的成语,包含二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