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可字的成语 (375个)

    321

    笑容

    成语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成语解释:
    脸上的笑容好像以用手捧起来一样。形容笑容满面。掬:用双手捧起来。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掬,焚香操琴。”
    322

    夏日

    成语拼音:
    xià rì kě wèi
    成语解释: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成语出处:
    《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爱,夏日畏。”
    323

    秀色

    成语拼音:
    xiù sè kě cān
    成语解释: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成语出处:
    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餐。”
    324

    献替

    成语拼音:
    xiàn tì kě fǒu
    成语解释:
    同“献替否”。
    成语出处:
    《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否,奉陈规诲。”
    325

    星星之火,以燎原

    成语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语出处: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向迩。”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你不轻视了。星星之火,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326

    有案

    成语拼音:
    yǒu àn kě chá
    成语解释:
    案:案卷,文书。指有证据查。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7章:“我是公务人员,一切手续证件齐全不缺,有案查,有凭证。”
    327

    有案

    成语拼音:
    yǒu àn kě jī
    成语解释:
    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有证据查。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尊重中国行政和领土的完整,以及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等等,这是有案稽的。”
    328

    以不济

    成语拼音:
    yǐ bù jì kě
    成语解释: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君所谓否,而有焉,臣献其,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后以“以不济”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君所谓否,而有焉,臣献其,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也。献君之否,以成君。”
    329

    杳不

    成语拼音:
    yǎo bù kě dé
    成语解释: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没有一点消息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求之市中数日,杳不得。”
    330

    愚不

    成语拼音:
    yú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及也,其愚不及也。”
    331

    杳不

    成语拼音:
    yǎo bù kě wén
    成语解释:
    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0回:“谁知秦敬宇在家,这孙兰姬别要说见他的影响,你就再要听他声咳嗽也杳不闻。”
    332

    欲不

    成语拼音:
    yù bù kě zòng
    成语解释:
    欲:欲望;纵:放纵。欲望不放纵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敖不长,欲不从,志不满,乐不极。”
    333

    一蹴

    成语拼音:
    yī cù kě jiù
    成语解释: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成语出处:
    茅盾《漫谈文艺创作》:“但是,世界观的改造决非一蹴就,恐怕还有人体会不深。”
    334

    一蹴

    成语拼音:
    yī cù kě jǐ
    成语解释:
    同“一蹴而就”。几,近,及。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天下事非一蹴几者。”
    335

    冤仇解不

    成语拼音:
    yuān chóu kě jiě bù kě jié
    成语解释:
    佛教主张结下冤仇的双方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结仇不放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目前应该全力都对付官军,不应让屁股后出了乱子。冤仇解不结,何况咱们同本地各县的大小杆子素来无冤无仇。”
    336

    依阿两

    成语拼音:
    yī ē liǎng kě
    成语解释:
    依:赞成;阿:不赞成。赞成或不赞成都行。指对问题没有明确的意见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宪宗元和四年》:“苟求便身,率为依阿两之言。”
    337

    一发而不

    成语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成语解释: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乱败之及,一发而不收也。”
    338

    一发而不收拾

    成语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
    成语解释: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收拾。”
    339

    油光

    成语拼音:
    yóu guāng kě jiàn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成语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340

    有机

    成语拼音:
    yǒu jī kě chéng
    成语解释: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钻。指客观上提供了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0回:“今魏有隙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
    * 可的成语,带可字的成语,包含可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