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可字的成语 (375个)

    121

    急不

    成语拼音:
    jí bù kě nài
    成语解释: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122

    机不

    成语拼音:
    jī bù kě shī
    成语解释:
    机:时机。好时机不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比喻机会难得。
    成语出处:
    五代 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失,时不再来。”
    123

    机不失,时不再来

    成语拼音:
    jī bù kě shī,shí bù zài lái
    成语解释: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错过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 晋书 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失,时不再来。”
    124

    机不失,失不再来

    成语拼音:
    jī bù kě shī,shī bù zài lái
    成语解释:
    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125

    疾不

    成语拼音:
    jí bù kě wéi
    成语解释:
    疾:病;为:治。病已不医治。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为也。”
    126

    渐不

    成语拼音:
    jiàn bù kě zhǎng
    成语解释:
    指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成语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长,送谭州居住。”
    127

    家丑不外谈

    成语拼音: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tán
    成语解释: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外扬”。
    成语出处:
    《西游记》第六九回:“古人云:‘家丑不外谈。’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告之。”
    128

    家丑不外扬

    成语拼音: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成语解释: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成语出处: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外扬,故尔中止。”
    129

    饥虎不为邻

    成语拼音:
    jī hǔ bù kě wéi lín
    成语解释:
    邻:邻居。比喻不要与穷凶极恶之人在一起
    成语出处:
    清·江日升《台湾外记》:“饥虎不为邻,我提师远出,弟当留心防范。”
    130

    岌岌不终日

    成语拼音:
    jí jí bù kě zhōng rì
    成语解释: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成语出处:
    《明史·马士英传》:“盖明之季年内忧外患,岌岌不终日。”
    131

    岌岌

    成语拼音:
    jí jí kě wēi
    成语解释: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132

    而进

    成语拼音:
    jiàn kě ér jìn
    成语解释: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133

    而进,知难而退

    成语拼音: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成语解释: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134

    替不

    成语拼音:
    jìn kě tì bù
    成语解释:
    见“进替否”。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正色弼违,进替不,举善弹枉,军国肃雍。”
    135

    替否

    成语拼音:
    jìn kě tì fǒu
    成语解释:
    谓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替否。”
    136

    以攻,退以守

    成语拼音:
    jìn kě yǐ gōng,tuì kě yǐ shǒu
    成语解释:
    进:前进;退:退却;守:防守,固守。前进以攻击,后退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进以攻,退以守。”
    137

    以攻,据以守

    成语拼音:
    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
    成语解释:
    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前进以攻击,后退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以攻,据以守,游以击,退以走。”
    138

    养廉

    成语拼音:
    jiǎn kě yǎng lián
    成语解释: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成语出处:
    《宋史·范纯仁传》:“惟俭以助廉,惟恕以成德。”
    139

    以养廉

    成语拼音:
    jiǎn kě yǐ yǎng lián
    成语解释:
    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成语出处:
    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又谓惟淡以从俭,惟俭以养廉。有味哉,有味哉!”
    140

    以助廉

    成语拼音:
    jiǎn kě yǐ zhù lián
    成语解释:
    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成语出处:
    《宋史·范纯仁传》:“亲族有请教者,纯仁曰:‘惟俭以助廉,惟恕以成德。”
    * 可的成语,带可字的成语,包含可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