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同字的成语 (320个)

    101

    造化

    成语拼音:
    qiǎo tóng zào huà
    成语解释:
    巧:技巧,技艺;: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功乎!”
    102

    齐心

    成语拼音:
    qí xīn tóng lì
    成语解释:
    见“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齐心力,锐气益壮。”
    103

    清浊

    成语拼音:
    qīng zhuó tóng liú
    成语解释:
    清水和浊水一渠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成语出处: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流,以植其私。”
    104

    人神

    成语拼音:
    rén shén tóng jí
    成语解释:
    见“人神共嫉”。
    成语出处:
    杨玉如《辛亥革命著记》第五章:“虐政密如蛛网,生民坠于涂炭,人神嫉,天地不容。”
    105

    此心,心此理

    成语拼音:
    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成语解释: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此心,心此理。’”
    106

    一视

    成语拼音:
    rén tóng yī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一视仁。
    成语出处:
    《元典章·诏令一·成宗立皇太子诏》:“於戏!庆衍无疆,既正名于国,本仁一视,尚均福于黎元。”
    107

    文,车

    成语拼音:
    shū tóng wén,chē tóng guǐ
    成语解释:
    车轨相,文字相。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轨,书文。”
    108

    殊方

    成语拼音:
    shū fāng tóng zhì
    成语解释:
    犹殊途归。
    成语出处:
    《隋书·儒林传序》:“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致矣。”
    109

    死胡

    成语拼音:
    sǐ hú tòng
    成语解释: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比喻绝境、绝路
    成语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我们利用了奶头山的天险,仙姑洞这个死胡,把许匪堵成瓮中之鳖。”
    110

    十家锅灶九不

    成语拼音:
    shí jiā guō zào jiǔ bù tóng
    成语解释: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难求得一致
    成语出处:
    李茂荣《人望幸福树望春》:“你姓张,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锅灶九不。”
    111

    所见略

    成语拼音: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语解释:
    所持的见解大致相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叙适反,此岂古谓所见略者乎!”
    112

    殊路

    成语拼音:
    shū lù tóng guī
    成语解释:
    “殊涂归”。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
    113

    矢力

    成语拼音:
    shǐ lì tóng xīn
    成语解释:
    齐心合力
    成语出处:
    《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合的清方档案》:“方今人心趋共和,决无第二问题,不独东南十数省矢力心,即西北各省闻亦均表意。”
    114

    三马

    成语拼音:
    sān mǎ tóng cáo
    成语解释: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成语出处:
    《晋书·宣帝纪》:“三国魏正始后,司马懿与其子师昭执军政大权,屏除异己,时有‘三马槽’之目。三马,隐指懿父子三人。”
    115

    笙磬

    成语拼音: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成语解释: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音。”
    116

    十鼠

    成语拼音:
    shí shǔ tóng xué
    成语解释:
    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网打尽。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穴。”
    117

    拔异

    成语拼音:
    shù tóng bá yì
    成语解释:
    谓提倡相的,排斥不的。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稷下赋》:“下论孔墨,上述羲炎,树拔异,辨是分非。”
    118

    儿戏

    成语拼音:
    shì tóng ér xì
    成语解释:
    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儿戏:小孩子闹着玩。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儿戏。”
    119

    罚异

    成语拼音:
    shǎng tóng fá yì
    成语解释:
    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的。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罚异。”
    120

    拱璧

    成语拼音:
    shì tóng gǒng bì
    成语解释:
    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4回:“求着他一副对子,一把扇子,那就视拱璧,也不管他的字好歹。”
    * 同的成语,带同字的成语,包含同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