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大字的成语 (731个)

    161

    海一针

    成语拼音:
    dà hǎi yī zhēn
    成语解释:
    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无从寻觅
    成语出处: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这王珣踪迹无方,分明海一针,何从捞摸。”
    162

    节不夺

    成语拼音:
    dà jié bù duó
    成语解释:
    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成语出处:
    《论语·泰伯》:“临节而不可夺也。”
    163

    节不可夺

    成语拼音:
    dà jié bù kě duó
    成语解释:
    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临节而不可夺也。”
    164

    匠不斫

    成语拼音:
    dà jiàng bù zhuó
    成语解释:
    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职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处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匠不斫,庖不豆,勇不计,兵不寇。’”
    165

    成语拼音:
    dà jīng dà fǎ
    成语解释: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其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166

    成语拼音:
    dà jí dà lì
    成语解释: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成语出处: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167

    江东去

    成语拼音:
    dà jiāng dōng qù
    成语解释: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
    宋·苏轼《赤壁怀古》:“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68

    成语拼音:
    dà jiǔ dà ròu
    成语解释:
    指菜肴丰盛,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一有钱钞在手,三兄四弟,终日肉同吃。”
    169

    明法度

    成语拼音:
    dà jíng fǎ dù
    成语解释:
    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力严明制度、法规。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器也,非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170

    家风范

    成语拼音:
    dà jiā fēng fàn
    成语解释:
    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成语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8回:“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家风范。”
    171

    家闺秀

    成语拼音:
    dà jiā guī xiù
    成语解释:
    家:世家望族;闺秀:出身名门的女子。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172

    奸极恶

    成语拼音:
    dà jiān jí è
    成语解释:
    指极为奸诈且作恶多端的坏人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而奸极恶之人行事背理,亦不消说得。”
    173

    举进攻

    成语拼音:
    dà jǔ jìn gōng
    成语解释:
    举:重的行动。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举进攻。”
    174

    渐弥留

    成语拼音:
    dà jiàn mí liú
    成语解释:
    渐:病危;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指病重将死。表示病危将死。
    成语出处:
    《尚书 顾命》:“疾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南朝 梁 萧统《文选 王俭〈诸渊碑文〉》:“景命不永,渐弥留。
    175

    江南北

    成语拼音:
    dà jiāng nán běi
    成语解释: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地区。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176

    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成语拼音:
    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
    成语解释:
    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177

    惊失色

    成语拼音:
    dà jīng shī sè
    成语解释:
    色:神色。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惊失色。”
    178

    奸似忠

    成语拼音:
    dà jiān sì zhōng
    成语解释:
    奸:邪恶,诈伪。内心奸恶,貌似忠厚
    成语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奸似忠,外视朴野,中藏巧诈。”
    179

    惊小怪

    成语拼音:
    dà jīng xiǎo guài
    成语解释: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180

    家小户

    成语拼音:
    dà jiā xiǎo hù
    成语解释:
    家:户人家;小户:地位低微的人。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家小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他门下。”
    * 大的成语,带大字的成语,包含大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