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形字的成语 (185个)

    121

    容憔悴

    成语拼音:
    xíng róng qiáo cuì
    成语解释:
    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体瘦弱,面色枯黄。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夫人见策容憔悴,泣曰:‘儿失矣!’”
    122

    神不全

    成语拼音:
    xíng shén bù quán
    成语解释:
    体;神:精神。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象不完美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神不全。”
    123

    势逼人

    成语拼音:
    xíng shì bī rén
    成语解释:
    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成语出处:
    谢觉哉《冷和热》:“‘热’可以逼得喜冷的人也热起来,势逼人,不热不可。”
    124

    色仓皇

    成语拼音:
    xíng sè cāng huáng
    成语解释:
    动作匆忙,神色慌张。
    成语出处: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6回:“威无从禁止,累得声势沮丧,色仓皇。”
    125

    输色授

    成语拼音:
    xíng shū sè shòu
    成语解释:
    谓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容男女相悦。
    成语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无题诗》:“一日见某部某郎,不觉倾倒,输色授,颇难自持。”
    126

    胜之地

    成语拼音:
    xíng shèng zhī dì
    成语解释:
    胜:地理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区域
    成语出处:
    唐·李世民《册高士廉改封申国公文》:“胜之地,允属勋贤。”
    127

    胜之国

    成语拼音:
    xíng shèng zhī guó
    成语解释:
    胜:地理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国家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秦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险千里,持戟百万。”
    128

    势之途

    成语拼音:
    xíng shì zhī tú
    成语解释:
    势:指人事上强弱之势,指人际关系。指官员升迁的道路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势之途。”
    129

    式主义

    成语拼音:
    xíng shì zhǔ yì
    成语解释:
    给予而上学的诸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种哲学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
    130

    相忘

    成语拼音:
    xiāng wàng xíng hái
    成语解释:
    谓彼此不拘迹,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相忘骸,我已婉求之矣。’”
    131

    心为

    成语拼音:
    xīn wéi xíng yì
    成语解释:
    体。心神被生活、功名利禄所驱使。容人的思想不自由,做一些违心的事
    成语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役,奚惆怅而独悲?”
    132

    枉影曲

    成语拼音:
    xíng wǎng yǐng qū
    成语解释:
    东西的状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弯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会有什么结果。
    成语出处:
    《列子·说符》:“枉则影曲,直则影正。”
    133

    夺名

    成语拼音: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成语解释:
    夺:决定。依照事物的态特征来决定它的名称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134

    销骨立

    成语拼音:
    xíng xiāo gǔ lì
    成语解释:
    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容身体极为消瘦。:身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销骨立,痴若木偶。”
    135

    见绌

    成语拼音: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成语解释:
    :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见娄朴,同窗共砚,今日相见绌。难说心中不鼓动么?”
    136

    见拙

    成语拼音:
    xiāng xíng jiàn zhuō
    成语解释:
    见“相见绌”。
    成语出处:
    郭沫若《蒲剑集·“民族式”商兑》:“皮簧剧在戏剧构成上也占着超越的地位,但把来和近代小说与近代话剧比较,由于内容的陈旧,是不免相见拙的。”
    137

    息名彰

    成语拼音:
    xíng xī míng zhāng
    成语解释:
    息:通“熄”,灭;彰:显扬。人死了,名声却显扬于世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德》:“故古之人,身隐而功著,息而名彰。”
    138

    失色

    成语拼音:
    xiāng xíng shī sè
    成语解释:
    :对照。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成语出处:
    秦牧《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仙人掌终于锻炼出现在这样一种使普通植物为之相失色的倔强性格和卓特风貌。”
    139

    色色

    成语拼音:
    xíng xíng sè sè
    成语解释:
    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原指生出这种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成语出处:
    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万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养之,色色,无所弃遗。”
    140

    于色

    成语拼音:
    xǐ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
    :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成语出处:
    《北史 高允传》:“允喜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 形的成语,带形字的成语,包含形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