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斗字的成语 (163个)

    41

    量车载

    成语拼音:
    dǒu liáng chē zài
    成语解释:
    载:装载。用车载,用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
    《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量,不可胜数。”
    42

    量筲计

    成语拼音:
    dòu liàng shāo jì
    成语解释:
    量,用筲计。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南渡后,江湖流派,量筲计,风轨荡然矣。”
    43

    丽争妍

    成语拼音:
    dòu lì zhēng yán
    成语解释:
    竞相比赛艳丽。
    成语出处:
    清·顾禄《清嘉录·山塘看会》:“每会至坛,箫鼓悠扬,旌旗璀璨,卤簿台阁,丽争妍。”
    44

    米尺布

    成语拼音:
    dǒu mǐ chǐ bù
    成语解释:
    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
    成语出处:
    明 袁宏道《碧晖上人修净室引》:“其一余不知名,亦不识面貌,每日以沉湎为工课。凡所得米尺布,尽以沽酒。”
    45

    美夸丽

    成语拼音:
    dòu měi kuā lì
    成语解释:
    指比赛美丽以争胜。
    成语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民俗》:“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厅巾异服,三五为群,美夸丽,殊令人厌见。”
    46

    媚争妍

    成语拼音:
    dòu mèi zhēng yán
    成语解释:
    竞相比赛妩媚艳丽。
    成语出处:
    清·王韬《淞滨琐话·画船纪艳》:“[鱼轩]中有二女,装束艳冶……媚争妍,堪称双绝。”
    47

    南一人

    成语拼音:
    dǒu nán yī rén
    成语解释:
    南: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成语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之南,一人而已。”
    48

    胆如

    成语拼音:
    dǎn rú dǒu dà
    成语解释:
    胆:胆量;: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大。”
    49

    戴日戴

    成语拼音:
    dài rì dài dòu
    成语解释:
    犹言普天之下。
    成语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序》:“戴日戴,靡不来王。”
    50

    粟尺布

    成语拼音:
    dǒu sù chǐ bù
    成语解释: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成语出处:
    《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兼容。”
    51

    筲穿窬

    成语拼音:
    dòu shāo chuān yú
    成语解释:
    筲:竹器,容十二升。筲:喻人气度狭小,见识浅陋。穿:穿墙。窬:翻墙。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筲之人,何足算也。”
    52

    水活鳞

    成语拼音:
    dòu shuǐ huó lín
    成语解释: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升之水而活我哉?’”
    53

    筲小器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xiǎo qì
    成语解释:
    :容器,1=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况乎行陈凡才,筲小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构无君之逆哉?”
    54

    筲小人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xiǎo rén
    成语解释:
    :容器,1=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委任臣僚,非才者众,如陈平章、姚平章,皆筲小人,而使之秉钧轴,握兵符。”
    55

    筲之辈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bèi
    成语解释:
    :容器,1=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囊瓦乃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不可不备。”
    56

    筲之才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语解释:
    :容器,1=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57

    筲之材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语解释:
    :容器,1=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58

    升之禄

    成语拼音:
    dǒu shēng zhī lù
    成语解释:
    升:古代容量单位,1斛=10,1=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向之来,非有取于升之禄。”
    59

    筲之器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qì
    成语解释:
    :容器,一=十升;筲:竹器,容一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成语出处:
    宋 曾慥《类说》引《使辽录 南朝峭汉》:“弼曰:‘臣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胜如臣者,车载量,安可数计!”
    60

    筲之人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rén
    成语解释:
    :容十升。筲:竹器;容一二升。、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筲之人,何足算也。”
    * 斗的成语,带斗字的成语,包含斗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