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无字的成语 (1371个)

    121

    纯正

    成语拼音:
    chún zhèng wú xié
    成语解释:
    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
    成语出处:
    122

    大车

    成语拼音:
    dà chē wú ní
    成语解释:
    輗: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大车没有輗难以前进。比喻人不守诚信难以立足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人而信不知其可也。大车輗,小车軏,其何以行之哉?”
    123

    涤地

    成语拼音:
    dí dì wú lèi
    成语解释:
    荡涤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成语出处:
    《后汉书·隗嚣传》:“[王莽]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江海之濒,涤地类。”
    124

    大而

    成语拼音:
    dà ér wú dàng
    成语解释:
    当:底、边际。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极也。’”
    125

    淡而

    成语拼音:
    dàn ér wú wèi
    成语解释: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趣味。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126

    大公

    成语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成语解释: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私也已。”
    127

    渎货

    成语拼音:
    dú huò wú yàn
    成语解释:
    渎:同“黩”,贪污;货:财物;厌:满足。贪污财物没有满足。形容贪得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晋有羊舌鲋者,渎货厌。”
    128

    当今

    成语拼音:
    dāng jīn wú bèi
    成语解释:
    目前没人能比得上。辈,比。
    成语出处:
    《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孙权]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辈。’”
    129

    点金

    成语拼音:
    diǎn jīn wú shù
    成语解释:
    见“点金乏术”。
    成语出处:
    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点金术。”
    130

    弹铗

    成语拼音:
    dàn jiá wú yú
    成语解释:
    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歌曰:‘长铗归来乎,食鱼!’”
    131

    顿口

    成语拼音:
    dùn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骂得王庆顿口言,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
    132

    杜口

    成语拼音:
    dù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成语出处: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言,绝粒而死。”
    133

    颠连

    成语拼音:
    diān lián wú gào
    成语解释:
    颠连:困顿不堪。生活困苦不堪而又处告贷和诉说
    成语出处:
    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我兄弟之颠连告者也。”
    134

    大逆

    成语拼音:
    dà nì wú dào
    成语解释:
    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成语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道。”
    135

    但求

    成语拼音:
    dàn qiú wú guò
    成语解释:
    但:仅,只要;过:错误。只追求没有过错。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过。”
    136

    荡然

    成语拼音:
    dàng rán wú cún
    成语解释:
    。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遗矣。”
    137

    荡然

    成语拼音:
    dàng rán wú yú
    成语解释: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逐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烬,湘囊綖柣,荡然余。”
    138

    荡然

    成语拼音:
    dàng rán wú yí
    成语解释: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遗矣。”
    139

    大事化小,小事化

    成语拼音:
    dà shì huà xiǎo,xiǎo shì huà wú
    成语解释: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事’,方是兴旺之家。”
    140

    遁俗

    成语拼音:
    dùn sú wú mèn
    成语解释:
    见“遁世闷”。
    成语出处:
    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闷,因时有待。”
    * 无的成语,带无字的成语,包含无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