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时字的成语 (297个)

    161

    八节

    成语拼音:
    sì shí bā jié
    成语解释:
    :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成语出处:
    唐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162

    迟,那

    成语拼音:
    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成语解释:
    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说迟,那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163

    达变

    成语拼音:
    shí shí dá biàn
    成语解释:
    认清势,通达权变。
    成语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汉儿字圣旨》:“若蒙圣慈,特发使命,宣示德音,开其生路,彼亦识达变之士也,宁不以数万生灵为念乎!”
    164

    度势

    成语拼音:
    suí shí duó shì
    成语解释:
    随:顺从;度:估量。根据当的情况审度事势的发展趋向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可见凡事须随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165

    定势

    成语拼音:
    shěn shí dìng shì
    成语解释:
    审:详查,细究。分析势,判定其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
    唐·吕温《诸葛武侯庙记》:“乃知务开济之业者未能审定势而大顺人心,而克观厥成,吾不信也。”
    166

    度势

    成语拼音:
    shěn shí duó shì
    成语解释:
    度:审。观察分析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度势,切中事理。”
    167

    达务

    成语拼音:
    shí shí dá wù
    成语解释:
    认清势,通达事务。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他不多几年,已巴到极顶的分儿,也只为识达务,能够上和下睦罢了。”
    168

    而动

    成语拼音:
    shùn shí ér dòng
    成语解释:
    顺应势而行动。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而动,无累后人。”
    169

    伏腊

    成语拼音:
    suì shí fú là
    成语解释:
    :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节更换之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伏腊,皆得宁觐。”
    170

    刻刻

    成语拼音:
    shí shí kè kè
    成语解释:
    每刻或每一个
    成语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因此他两个日夜趋奉,刻刻赶着凑趣不迭,都想着要从山西发发财。”
    171

    落势

    成语拼音:
    shī shí luò shì
    成语解释:
    运不济。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若不是我失落势,怎生的便揽祸招危。”
    172

    气备

    成语拼音:
    sì shí qì bèi
    成语解释:
    :春、夏、秋、冬。四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之气亦备。”
    173

    随地

    成语拼音:
    suí shí suí dì
    成语解释:
    ①谓依照当当地情形;在不同的间、地点。②任何间、地点;处处。
    成语出处: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地之异宜,随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174

    适俗随

    成语拼音:
    shì sú suí shí
    成语解释:
    犹言顺应俗。
    成语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中》:“案绰文虽去彼淫丽,存兹典实,而陷于矫枉过正之失,乖天适俗随之义。”
    175

    随俗

    成语拼音:
    shùn shí suí sú
    成语解释:
    顺应势,随从习俗。
    成语出处:
    《陈书·姚察传》:“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其不顺随俗,皆此类也。”
    176

    施宜

    成语拼音:
    suí shí shī yí
    成语解释:
    同“随制宜”。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随施宜,亦不为乎无补。”
    177

    施宜

    成语拼音:
    shùn shí shī yí
    成语解释:
    势;施:施行。顺应不同势而灵活地采取相应措施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王之礼,顺施宜,有所损益,郡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
    178

    通变

    成语拼音:
    shí shí tōng biàn
    成语解释:
    见“识达变”。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尔祖子文,为楚名臣,识通变。”
    179

    务者为俊杰

    成语拼音: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成语解释:
    意思是能认清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成语出处:
    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180

    应务

    成语拼音:
    shì shí yīng wù
    成语解释:
    适合宜,顺应世务。
    成语出处:
    《魏书·良吏传序》:“但廉平常迹,声问难高;适应务,招响必速。”
    * 时的成语,带时字的成语,包含时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