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民字的成语 (193个)

    141

    天无二日,无二王

    成语拼音: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wáng
    成语解释: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142

    天无二日,无二主

    成语拼音: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zhǔ
    成语解释: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成语出处:
    《元史·太祖本纪》:“吾闻东方有称帝者,天无二日,岂有二主耶?”
    143

    天之戮

    成语拼音:
    tiān zhī lù mín
    成语解释:
    亦作“天之僇”。受天惩罚的人;罪人。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孔子曰:‘丘,天之戮也。’”
    144

    天之僇

    成语拼音:
    tiān zhī ruò mín
    成语解释:
    见“天之戮”。
    成语出处:
    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人们都在其间咀嚼着人找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称为‘天之僇。’”
    145

    物阜

    成语拼音:
    wù fǔ mín ān
    成语解释: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安乐。
    成语出处: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146

    物阜

    成语拼音:
    wù fù mín kāng
    成语解释:
    物产丰富,人安康。
    成语出处: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康。”
    147

    物阜

    成语拼音:
    wù fù mín xī
    成语解释:
    阜:丰富;熙:吉祥。物产丰富,人幸福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我则待罢刀兵,安社稷,则要的物阜熙,则俺这为臣子要当竭力。”
    148

    无方之

    成语拼音:
    wú fāng zhī mín
    成语解释:
    古谓不知礼法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
    149

    误国害

    成语拼音:
    wù guó hài mín
    成语解释:
    让国家受害,人遭殃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4回:“张俊身为大将,不思报效,专权乱政,误国害。”
    150

    误国殄

    成语拼音:
    wù guó tiǎn mín
    成语解释:
    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遭殃
    成语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贪缪之柏,误国殄,逐之已晚。”
    151

    为国为

    成语拼音:
    wéi guó wéi mín
    成语解释:
    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效力。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有为国为贤才,因苦谏不听,反遭诛戮。”
    152

    误国殃

    成语拼音:
    wù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
    给国家人带来祸害。
    成语出处:
    明·杨继盛《请诛贼臣疏》:“臣观大学士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
    153

    除害

    成语拼音:
    wèi mín chú hài
    成语解释:
    替老百姓铲除祸害。为:替;给。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秦宓传》:“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除害,生已来功莫先者。”
    154

    除患

    成语拼音:
    wèi mín chú huàn
    成语解释:
    为:替。替老百姓铲除祸害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彧《与诸方镇及诸大臣诏》:“为除患,兄弟无复多人,弥应思吊不咸,益相亲信。”
    155

    父母

    成语拼音:
    wéi mín fù mǔ
    成语解释:
    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成语出处:
    《孟子 梁惠王上》:“为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父母也?”
    156

    请命

    成语拼音:
    wèi mín qǐng mìng
    成语解释: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157

    涂炭

    成语拼音:
    wàn mín tú tàn
    成语解释:
    涂:泥淖;炭:炭火。万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坠涂炭。”
    158

    畏天爱

    成语拼音:
    wèi tiān ài mín
    成语解释:
    畏:敬畏。敬畏上天,怜爱下
    成语出处:
    宋·陆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爱,子孙皆当取法。”
    159

    畏天恤

    成语拼音:
    wèi tiān xù mín
    成语解释:
    畏:敬畏;恤:周济。敬畏上天,怜爱下
    成语出处:
    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既闵然有畏天恤之诚,而圣训丁宁又无非恻怛焦劳之实。”
    160

    无业游

    成语拼音:
    wú yè yóu mín
    成语解释:
    没有固定职业、住所而到处流浪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他说这班都是无业游,往往有打个半死的。”
    * 民的成语,带民字的成语,包含民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