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立字的成语 (194个)

    121

    詟谀

    成语拼音:
    miàn yú lì nuò
    成语解释:
    谓使谄谀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
    成语出处:
    宋·岳珂《桯史·陈了翁始末》:“前书《尊尧集表》,盖与此互见始末,詟谀懦,不厌屡书也。”
    122

    破旧

    成语拼音:
    pò jiù lì xīn
    成语解释:
    破除旧的,建新的。
    成语出处:
    余秋雨《关于嫉妒》:“那也是一个破旧新两未靠岸的奇异时期,什么怪事都会发生。”
    123

    贫无

    成语拼音:
    pín wú lì zhuī
    成语解释:
    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富者田连阡伯,贫者亡锥之地。”
    124

    贫无锥之地

    成语拼音: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锥之地。”
    125

    遣词

    成语拼音:
    qiǎn cí lì yì
    成语解释:
    同“遣辞措意”。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你这小妮子,学得几时唱,就晓得遣词意。”
    126

    名目

    成语拼音:
    qiǎo lì míng mù
    成语解释:
    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成语出处:
    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127

    名色

    成语拼音:
    qiǎo lì míng sè
    成语解释:
    见“巧名目”。
    成语出处:
    明·李贽《三大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魍魉僧巧名色,诳人钱财也。”
    128

    墙面而

    成语拼音:
    qiáng miàn ér lì
    成语解释:
    面对墙壁对。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
    成语出处:
    《书·周官》:“不学墙面”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也与?”
    129

    茕茕孤

    成语拼音:
    qióng qióng gū lì
    成语解释:
    茕茕:孤零零的样子。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孤,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130

    茕茕孑

    成语拼音:
    qióng qióng jié lì
    成语解释:
    孤独无依的样子。
    成语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形影相吊。”
    131

    茕茕孑,形影相吊

    成语拼音:
    qióng qióng jié lì,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成语解释:
    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成语出处:
    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形影相吊。”
    132

    拳头上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成语拼音: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
    成语解释: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133

    拳头上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成语拼音: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 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
    成语解释: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成语出处:
    134

    求新

    成语拼音:
    qiú xīn lì yì
    成语解释:
    :竖。追求新奇,以显示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众美人亦因炀帝留心裙带,便个个求新异蛊惑他,博片刻之欢。”
    135

    勤以

    成语拼音:
    qín yǐ lì shēn
    成语解释:
    勤俭才能生存下去
    成语出处:
    136

    势不并

    成语拼音:
    shì bù bìng lì
    成语解释:
    势:情势,状况;并: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成语出处:
    《晋书·刘琨传》:“臣与二虏,势不并。”
    137

    山奔海

    成语拼音:
    shān bēn hǎi lì
    成语解释:
    像高山飞奔,似大海竖起。形容气势浩大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山奔海,沙起雷行,雨鸣树偃。”
    138

    势不两

    成语拼音:
    shì bù liǎng lì
    成语解释:
    :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
    139

    誓不两

    成语拼音:
    shì bù liǎng lì
    成语解释: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140

    树碑

    成语拼音:
    shù bēi lì zhuàn
    成语解释:
    树:建。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 立的成语,带立字的成语,包含立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