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竹字的成语 (67个)

    41

    调丝弄

    成语拼音:
    tiáo sī nòng zhú
    成语解释:
    丝:弦乐器;:管乐器。弹拨吹奏乐器
    成语出处:
    元·汤式《赠人》:“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
    42

    弹丝品

    成语拼音:
    tán sī pǐn zhú
    成语解释:
    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成语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那堪咏月与嘲风。”明 杨柔胜《玉环记 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
    43

    卧冰哭

    成语拼音:
    wò bīng kū zhú
    成语解释:
    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楚人孟宗天寒求笋。指对父母十分孝顺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44

    武昌剩

    成语拼音:
    wǔ chāng shèng zhú
    成语解释: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成语出处:
    《晋书 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作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头作丁(钉)装船。其综微密,皆此类也。”
    45

    胸无成

    成语拼音:
    xiōng wú chéng zhú
    成语解释:
    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成语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不熟此书,则胸无成,虽有其志,何从措手?”
    46

    胸有成

    成语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语解释:
    原指画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记》:“故画,必先得成于胸中。”
    47

    篙舟

    成语拼音:
    xiǔ zhú gāo zhōu
    成语解释:
    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成语出处: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元晖谓笔不可意者如朽篙舟、曲箸哺物,此最善喻。”
    48

    易如破

    成语拼音:
    yì rú pò zhú
    成语解释:
    像劈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成语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檄》:“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
    49

    竿打到底

    成语拼音:
    yī zhú gān dǎ dào dǐ
    成语解释:
    指一次就做成功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50

    报平安

    成语拼音:
    zhú bào píng ān
    成语解释:
    指平安家信。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成语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平安。”
    51

    苞松茂

    成语拼音:
    zhú bāo sōng mào
    成语解释:
    苞:茂盛。松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斯干》:“如苞矣,如松茂矣。”
    52

    柏异心

    成语拼音:
    zhú bǎi yì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成语出处:
    《楚辞 东方朔〈七谏 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柏之异心。”王逸注:“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柏之异心也。”
    53

    著乎

    成语拼音:
    zhù hū zhú bó
    成语解释:
    著:写作;帛:古代写字用的简和白绢。指著书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荆庄王功迹著乎帛,传乎后世。”
    54

    篮打水

    成语拼音:
    zhú lán dá shuǐ
    成语解释: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
    唐 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55

    篮打水一场空

    成语拼音:
    zhú lán dǎ shuǐ yī chǎng kōng
    成语解释: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成语出处:
    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这个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来了,只怕老爷要将小姐许配与他,你我不是蓝打水一场空吗?”
    56

    篱茅舍

    成语拼音:
    zhú lí máo shě
    成语解释:
    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成语出处: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篱茅舍。”
    57

    林之游

    成语拼音:
    zhú lín zhī yóu
    成语解释:
    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等人常于林之下宴集、赏游。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
    成语出处:
    《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林之游,世所谓‘林七贤’也。”
    58

    马之好

    成语拼音:
    zhú mǎ zhī hǎo
    成语解释:
    马:小孩当马骑的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帝曰:‘卿故复忆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洒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59

    马之交

    成语拼音:
    zhú mǎ zhī jiāo
    成语解释:
    指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马:指小孩当马骑着的竿。
    成语出处:
    唐 李白《长干行》:“郎骑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60

    马之友

    成语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成语解释: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成语出处:
    《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 竹的成语,带竹字的成语,包含竹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