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金字的成语 (404个)

    101

    鼓连天

    成语拼音:
    jīn gǔ lián tiān
    成语解释:
    鼓:古时作战,用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成语出处:
    明 陈汝元《莲记 焚券》:“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待我出门一看,便知端的。”
    102

    击鼓鸣

    成语拼音:
    jī gǔ míng jīn
    成语解释:
    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则退。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103

    刚怒目

    成语拼音:
    jīn gāng nù mù
    成语解释:
    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刚努目”。
    成语出处:
    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104

    刚努目

    成语拼音:
    jīn gāng nǔ mù
    成语解释: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成语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105

    鼓齐鸣

    成语拼音:
    jīn gǔ qí míng
    成语解释:
    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钟和战鼓。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鼓以声气也。”
    106

    光闪闪

    成语拼音:
    jīn guāng shǎn shǎn
    成语解释:
    闪闪:光亮闪烁。光闪烁耀眼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107

    匮石室

    成语拼音:
    jīn guì shí shì
    成语解释:
    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成语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匮之书。”
    108

    戈铁甲

    成语拼音:
    jīn gē tiě jiǎ
    成语解释:
    同“戈铁马”。
    成语出处: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109

    戈铁马

    成语拼音:
    jīn gē tiě mǎ
    成语解释:
    戈: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110

    戈铁骑

    成语拼音:
    jīn gē tiě qí
    成语解释:
    见“戈铁马”。
    成语出处:
    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111

    鼓喧天

    成语拼音:
    jīn gǔ xuān tiān
    成语解释:
    鼓:古时作战,用钟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表示后退。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公子偃命军中举火,一时鼓喧天,直前冲突。”
    112

    刚眼睛

    成语拼音:
    jīn gāng yǎn jīng
    成语解释: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成语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113

    革之患

    成语拼音:
    jīn gé zhī huàn
    成语解释:
    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指战乱
    成语出处:
    汉·扬雄《长杨赋》:“永亡边城之灾,革之患。”
    114

    革之难

    成语拼音:
    jīn gé zhī nàn
    成语解释:
    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革之难。”
    115

    革之世

    成语拼音:
    jīn g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
    革:兵器和铠甲;世:时代。战乱的年月
    成语出处:
    南朝·梁·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当今玉烛调和,既非革之世。”
    116

    革之声

    成语拼音:
    jīn gé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革之声。”
    117

    华殿语

    成语拼音:
    jīn huá diàn yǔ
    成语解释:
    华殿:宫殿名。指一般水平的讲述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华殿之语。’”
    118

    架海

    成语拼音:
    jià hǎi jīn liáng
    成语解释:
    梁:桥梁。架在海上的桥。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梁。”
    119

    壶墨汁

    成语拼音:
    jīn hú mò zhī
    成语解释:
    指极其珍贵罕见的书画用品。
    成语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浮提之国献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声,闻声则隐形,出肘间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
    120

    积毁销

    成语拼音:
    jī huǐ xiāo jīn
    成语解释: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成语出处:
    《文选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石之坚。”
    * 金的成语,带金字的成语,包含金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