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闻字的成语 (181个)

    121

    风破胆

    成语拼音:
    wén fēng pò dǎn
    成语解释: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成语出处:
    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虏之术;岂止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122

    风丧胆

    成语拼音:
    wén fēng sàng dǎn
    成语解释:
    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
    成语出处:
    唐 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123

    风响应

    成语拼音: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成语解释:
    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成语出处: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随有乡勇章双桂等三千余人,风响应。”
    124

    风远遁

    成语拼音:
    wén fēng yuǎn dùn
    成语解释:
    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风远遁。”
    125

    风远扬

    成语拼音:
    wén fēng yuǎn yáng
    成语解释:
    一听到风声,就逃到远方去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风远遁。”
    126

    过则喜

    成语拼音:
    wén guò zé xǐ
    成语解释: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127

    鸡起舞

    成语拼音:
    wén jī qǐ wǔ
    成语解释: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成语出处:
    《晋书 祖逖传》:“中夜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28

    雷失箸

    成语拼音:
    wén léi shī zhù
    成语解释:
    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129

    名不如见面

    成语拼音: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
    成语解释:
    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成语出处:
    《北史·列女传》:“吾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
    130

    名丧胆

    成语拼音:
    wén míng sàng dǎn
    成语解释:
    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成语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
    131

    名遐迩

    成语拼音:
    wén míng xiá ěr
    成语解释: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成语出处:
    《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
    132

    所不

    成语拼音:
    wén suǒ bù wén
    成语解释: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所不。”
    133

    所未

    成语拼音:
    wén suǒ wèi wén
    成语解释:
    :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成语出处: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所未。”
    134

    声相思

    成语拼音:
    wén shēng xiāng sī
    成语解释: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成语出处: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声而相思。”
    135

    问切

    成语拼音:
    wàng wén wèn qiē
    成语解释:
    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成语出处:
    《古今医统》:“望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136

    噎废食

    成语拼音:
    wén yē fèi shí
    成语解释:
    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袛园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绝口性命,塞路葱岭,此何异噎废食,见蹶停骖者哉?”
    137

    一知二

    成语拼音:
    wén yī zhī èr
    成语解释: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一以知十,赐也一以知二。”
    138

    一知十

    成语拼音:
    wén yī zhī shí
    成语解释: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一以知十,赐也一以知二。”
    139

    腥德发

    成语拼音:
    xīng dé fā wén
    成语解释:
    腥德:秽恶的行径。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晓
    成语出处:
    汉·徐干《中论·虚道》:“是以辜罪昭著,腥德发,百姓伤心,鬼神怨痛。”
    140

    先断后

    成语拼音:
    xiān duàn hòu wén
    成语解释:
    谓先处理后奏
    成语出处:
    《北史·宇文护传》:“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
    * 闻的成语,带闻字的成语,包含闻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