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难字的成语 (328个)

    101

    江山易改,本性

    成语拼音:
    jiāng shān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成语解释: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强调人的习性是很改变的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江山易改,本性移。”
    102

    经师易遇,人师

    成语拼音:
    jīng shī yì yù,rén shī nán zāo
    成语解释:
    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遇到
    成语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昭曰:‘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遭。’”
    103

    进退两

    成语拼音:
    jìn tuì liǎng nán
    成语解释:
    进和退都有困。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成语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为。”
    104

    进退双

    成语拼音:
    jìn tuì shuāng nán
    成语解释:
    见“进退两”。
    成语出处:
    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羝羊触藩偏困。”
    105

    进退为

    成语拼音:
    jìn tuì wéi nán
    成语解释:
    见“进退两”。
    成语出处:
    《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
    106

    积习

    成语拼音:
    jī xí nán chú
    成语解释:
    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更改。同“积习改”。
    成语出处:
    郭沫若《序〈白毛女〉》:“我们早就呼喊着人民文艺的创造但积习除,一拿起笔来,总要忸怩作态的。”
    107

    积习

    成语拼音:
    jī xí nán gǎi
    成语解释:
    积习:长期养成的习惯。长期养成的习惯以一下改正。
    成语出处:
    巴金《小序》:“真是积习改,拿起笔,就像扭开了龙头,水荷荷地流个不停。”
    108

    龃龉

    成语拼音:
    jǔ yǔ nán rù
    成语解释:
    龃龉:上下牙齿不齐,比喻相互抵触。形容见解不合,互不相容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入。”
    109

    稽疑送

    成语拼音:
    jī yí sòng nán
    成语解释:
    考察疑端,排除
    成语出处:
    清 张三光《蒋石原先生传》:“听断之暇,进其子弟之秀美者,稽疑送。”
    110

    家贼

    成语拼音:
    jiā zéi nán fáng
    成语解释:
    家贼:家庭内部的小偷。家庭内部的小偷以防备。形容内部的奸贼、隐患等以察觉。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同安志祥师法嗣》:“问:‘家贼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111

    积重

    成语拼音:
    jī zhòng nán fǎn
    成语解释:
    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不容易革除、改变。
    成语出处: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0卷:“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返,以至此极也哉。”
    112

    积重

    成语拼音:
    jī zhòng nán fǎn
    成语解释: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改变。同“积重返”。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113

    极重

    成语拼音:
    jí zhòng nán fǎn
    成语解释:
    犹积重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
    114

    深重

    成语拼音:
    kǔ nàn shēn zhòng
    成语解释:
    遭受的痛苦和灾既深又重。
    成语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115

    可同患,处安

    成语拼音: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
    成语解释:
    患:患;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与处安。”
    116

    兰艾

    成语拼音:
    lán ài nán fēn
    成语解释:
    好人、坏人于分清。
    成语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117

    李广

    成语拼音:
    lǐ guǎng nán fēng
    成语解释:
    见“李广未封”。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封。”
    118

    落落

    成语拼音:
    luò luò nán hé
    成语解释:
    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
    成语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119

    恋恋

    成语拼音:
    liàn liàn nán shě
    成语解释:
    见“恋恋不舍”。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子牙恋恋舍,有两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120

    不避

    成语拼音:
    lín nán bù bì
    成语解释:
    避:回避。到了危之时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胆大。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 难的成语,带难字的成语,包含难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