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鸡字的成语 (156个)

    61

    鸣馌耕

    成语拼音:
    jī míng gǒu g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鸣》:“女曰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成语出处:
    《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62

    鸣候旦

    成语拼音:
    jī míng hòu dàn
    成语解释:
    见“鸣戒旦”。
    成语出处:
    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63

    鸣戒旦

    成语拼音:
    jī míng jiè dàn
    成语解释: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成语出处:
    《诗经 齐风 鸣序》:“《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64

    鸣犬吠

    成语拼音:
    jī míng quǎn fèi
    成语解释:
    见“鸣狗吠”。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65

    鸣起舞

    成语拼音:
    jī míng qǐ wǔ
    成语解释: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成语出处:
    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66

    毛蒜皮

    成语拼音:
    jī máo suàn pí
    成语解释: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毛蒜皮的小事儿。”
    67

    皮疙瘩

    成语拼音:
    jī pí gē dā
    成语解释:
    受到惊吓或寒冷在人的皮肤上出现的类似皮上的小疙瘩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你这个令收起来罢,把我麻烦的一身皮疙瘩了!”
    68

    皮鹤发

    成语拼音:
    jī pí hè fà
    成语解释:
    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成语出处:
    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皮鹤发与真同。”
    69

    犬不安

    成语拼音:
    jī quǎn bù ān
    成语解释:
    见“犬不宁”。
    成语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十回:“我这是何苦,烧香引鬼,搬砖打人砸了自己的脚面,闹得我犬不安!”
    70

    犬不惊

    成语拼音:
    jī quǎn bù jīng
    成语解释:
    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成语出处:
    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犬不惊仁意多。”
    71

    犬不留

    成语拼音:
    jī quǎn bù liú
    成语解释:
    狗都不留下。形容斩尽杀绝或抢掠一空。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说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阴已经失守,常州已经被屠,常州城内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铉翁不知去向。”
    72

    犬不宁

    成语拼音:
    jī quǎn bù níng
    成语解释:
    宁:安宁。连狗都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狗不得宁焉。”
    73

    犬不闻

    成语拼音:
    jī quǎn bù wén
    成语解释: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74

    栖凤巢

    成语拼音:
    jī qī fèng cháo
    成语解释:
    栖:居住。住在凤凰的窝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据高位。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六:“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
    75

    犬皆仙

    成语拼音:
    jī quǎn jiē xiān
    成语解释: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犬升天者。”
    76

    犬桑麻

    成语拼音:
    jī quǎn sāng má
    成语解释: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犬桑麻’光景。”
    77

    犬升天

    成语拼音:
    jī quǎn shēng tiān
    成语解释:
    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犬升天者。”
    78

    犬无惊

    成语拼音:
    jī quǎn wú jīng
    成语解释:
    见“犬不惊”。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犬无惊,百姓大悦。”
    79

    犬相闻

    成语拼音:
    jī quǎn xiāng wén
    成语解释:
    指人烟稠密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0

    声鹅斗

    成语拼音:
    jī shēng é dòu
    成语解释:
    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声鹅斗,叫别人笑话。”
    * 鸡的成语,带鸡字的成语,包含鸡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