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鼓字的成语 (126个)

    101

    悬羊击,饿马提铃

    成语拼音:
    xuán yáng jī gǔ,è mǎ tí líng
    成语解释:
    悬:吊挂。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今夜倒下个空营,着悬羊击,饿马提铃。”
    102

    摇唇

    成语拼音:
    yáo chún gǔ huì
    成语解释:
    犹言摇唇舌。
    成语出处:
    明·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唇喙,诩诩相夸奖。”
    103

    摇唇

    成语拼音:
    yáo chún gǔ shé
    成语解释:
    舌:嚼舌头;指诡辨。摇动嘴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舌,擅生是非。”
    104

    扬幡擂

    成语拼音:
    yáng fān léi gǔ
    成语解释: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105

    而下

    成语拼音:
    yī gǔ ér xià
    成语解释:
    一次击发动进攻就把敌人打跨了。指趁有利形势一举打垮敌人
    成语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定谋》:“昨日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迳截赵魏,掩其不备,一而下。”
    106

    兄弟

    成语拼音:
    yāo gǔ xiōng dì
    成语解释:
    :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成语出处:
    《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兄弟。”
    107

    一板

    成语拼音:
    yī gǔ yī bǎn
    成语解释:
    、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108

    作气

    成语拼音:
    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
    :第一次击;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可以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9

    扬铃打

    成语拼音:
    yáng líng dǎ gǔ
    成语解释:
    比喻大声张扬。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要是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110

    摇铃打

    成语拼音:
    yáo líng dǎ gǔ
    成语解释:
    摇动着铃,敲打着。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既是你乔亲家爹主张,兑三百二十两,抬了来罢!休要只顾摇铃打的了。”
    111

    扬锣捣

    成语拼音:
    yáng luó dǎo gǔ
    成语解释:
    扬:摇。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的大闹,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心却在那边。”
    112

    偃旗仆

    成语拼音:
    yǎn qí pú gǔ
    成语解释:
    见“偃旗息”。
    成语出处: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113

    偃旗卧

    成语拼音:
    yǎn qí wò gǔ
    成语解释:
    见“偃旗息”。
    成语出处:
    《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安若无人。”
    114

    偃旗息

    成语拼音:
    yǎn qí xī gǔ
    成语解释: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115

    掩旗息

    成语拼音:
    yǎn qí xī gǔ
    成语解释: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成语出处:
    《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益西走白羊山。”
    116

    摇吻

    成语拼音:
    yáo wěn gǔ shé
    成语解释: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泛指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
    宋·陈亮《辩士传序》:“一时鲜廉寡耻之徒往来乎其间,摇吻舌,劫之以势,诱之以利。”
    117

    渔阳鞞

    成语拼音:
    yú yáng huī gǔ
    成语解释:
    见“渔阳鼙”。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18

    渔阳鼙

    成语拼音:
    yǔ yáng pí gǔ
    成语解释:
    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古代军中用的小。渔阳郡响起了战。指有战事发生。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19

    之色

    成语拼音:
    zhōng gǔ zhī sè
    成语解释:
    见“钟之色”。
    成语出处:
    《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钟之色也。”
    120

    之乐

    成语拼音:
    zhōng gǔ zhī yuè
    成语解释:
    ;钟与,乐器。指钟一类的音乐
    成语出处:
    汉·贾谊《论时政疏》:“劳智虑,苦身体,乏钟之乐。”
    * 鼓的成语,带鼓字的成语,包含鼓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