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开头的成语 (708个)

    281

    平而鸣

    成语拼音:
    bù píng ér míng
    成语解释:
    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满的呼声
    成语出处:
    明·瞿佑《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偶以平而鸣,遽获多言之咎。”
    282

    怕官,只怕管

    成语拼音:
    bù pà guān,zhǐ pà guǎn
    成语解释: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283

    平则鸣

    成语拼音:
    bù píng zé míng
    成语解释: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公平的事;就会发出满的呼声和反抗。
    成语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得其平则鸣。”
    284

    欺暗室

    成语拼音:
    bù qī àn shì
    成语解释: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做见得人的事。
    成语出处:
    《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欺暗室。”
    285

    勤而获

    成语拼音:
    bù qín ér huò
    成语解释:
    劳而获。
    成语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286

    期而同

    成语拼音:
    bù qī ér tóng
    成语解释:
    期:约定期限。指约而同
    成语出处:
    郭沫若《文艺论集 整理国故的评价》:“他的论调与吴稚晖的虽若期而同,但是吴稚晖所注眼的是功利问题。”
    287

    期而遇

    成语拼音:
    bù qī ér yù
    成语解释:
    期:约定时日;遇:相逢;会面。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也作“期而会”。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湘宫李智倩法师墓志铭》:“期而遇,襄水之阳。”
    288

    弃故旧

    成语拼音:
    bù qì gù jiù
    成语解释:
    弃:抛弃;故旧:旧交。轻易抛弃老朋友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弃也;求备于一人。”
    289

    切实际

    成语拼音:
    bù qiē shí jì
    成语解释:
    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切实际,那就成事足,败事有余了!”
    290

    欺室漏

    成语拼音:
    bù qī shì lòu
    成语解释:
    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做坏事,起邪念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3回:“自是大臣守正,欺室漏。”
    291

    欺屋漏

    成语拼音:
    bù qī wū lòu
    成语解释: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做坏事,起坏念头。
    成语出处:
    《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欺屋漏之君子,胜愧悔。”
    292

    期修古

    成语拼音:
    bù qī xiū gǔ
    成语解释:
    期:希望;修:遵循。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成语出处: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期修古,法常可。”
    293

    请自来

    成语拼音:
    bù qǐng zì lái
    成语解释:
    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速之客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请自来,谓之速之客。”
    294

    成语拼音:
    bù rén bù yì
    成语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讲仁德,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义。”
    295

    成语拼音:
    bù rì bù yuè
    成语解释:
    计日月,没有期限。
    成语出处:
    《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月。”郑玄注:“行役反无日月。”
    296

    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拼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
    焉:怎么。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亲历险境就能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入虎穴,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297

    忍释卷

    成语拼音:
    bù rěn shì juàn
    成语解释: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予初阅时忍释卷,及考其声韵,则一无定轨。”
    298

    入兽穴,安得兽子

    成语拼音: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
    成语解释:
    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冒险进入险境就能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
    《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意,事或可济。”
    299

    入时宜

    成语拼音:
    bù rù shí yí
    成语解释: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合世俗习尚。
    成语出处:
    宋 费衮《梁溪漫志 侍儿对东坡语》:“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入时宜。’”
    300

    染一尘

    成语拼音:
    bù rǎn yī chén
    成语解释:
    形容清高廉洁。同“一尘染”。
    成语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 日报》:“胸中染一尘,惟澄观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伟论。”
    * 第一个字是不的成语,不字开头的成语,不字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