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字是天的成语 (368个)

    181

    要价

    成语拼音:
    mán tiān yào jià
    成语解释:
    指无限度地要高价
    成语出处:
    《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泰州一丢,你们到哪儿去占山为王?算啦!二位不必再瞒要价了。”
    182

    要价

    成语拼音:
    màn tiān yào jià
    成语解释:
    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
    成语出处:
    《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要价之作。”
    183

    咒地

    成语拼音:
    mà tiān zhòu dì
    成语解释:
    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骂
    成语出处:
    贾平凹《妊娠》第二章:“后村里纷纷传说谁家老祖宗的墓被盗了,骂咒地。”
    184

    匝地

    成语拼音:
    màn tiān zā dì
    成语解释:
    盖地。
    成语出处:
    宋·范成大《雪复大作六言》:“遥想漫匝地,近听穿幔鸣窗。”
    185

    悖理

    成语拼音:
    nì tiān bèi lǐ
    成语解释:
    逆:违反;悖:违背。违背道常理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只是刘太后怀嫉妒心肠,做这等逆悖理的勾当。”
    186

    背理

    成语拼音:
    nì tiān bèi lǐ
    成语解释:
    逆:违背。违背道常理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背理可钐杀,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
    187

    暴物

    成语拼音:
    nì tiān bào wù
    成语解释:
    违反意,残害万物。
    成语出处:
    《文子·精诚》:“逆暴物,即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乘,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188

    大罪

    成语拼音:
    nì tiān dà zuì
    成语解释:
    逆:违背。形容极大的罪恶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189

    而行

    成语拼音:
    nì tiān ér xíng
    成语解释:
    逆:违背。违背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190

    犯顺

    成语拼音:
    nì tiān fàn shùn
    成语解释:
    背逆意正道。
    成语出处:
    《周书·齐炀王宪传》:“直若逆犯顺,此则自取灭亡。”
    191

    无道

    成语拼音:
    nì tiān wú dào
    成语解释:
    逆:违反;道:道义。违反理,毫无道义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逆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
    192

    违理

    成语拼音:
    nì tiān wéi lǐ
    成语解释:
    指违背道常理。亦作“逆理违”。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孝武帝纪》:“诚逆违理而不见时也。”
    193

    违众

    成语拼音:
    nì tiān wéi zhòng
    成语解释:
    谓违背理人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夫以吴众不能成功者,何也?诚逆违众而不见时也。”
    194

    大祸

    成语拼音:
    pō tiān dà huò
    成语解释:
    :形容极大。极大的祸害。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路的奔出房间,直至大门之外,一哄而散。”
    195

    盖地

    成语拼音:
    pū tiān gài dì
    成语解释: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地。来势猛烈。也作“遮盖地”。
    成语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盖地。’”
    196

    盖地

    成语拼音:
    pī tiān gài dì
    成语解释:
    划破空,笼罩着大地,形容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
    197

    盖地

    成语拼音:
    pū tiān gài dì
    成语解释:
    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成语出处:
    西戎《宋老大进城》:“扑盖地的烟,把麦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198

    际地

    成语拼音:
    pán tiān jì dì
    成语解释:
    蟠:遍及;际:到。指从到地无所不在。形容气势博大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下蟠于地。”
    199

    率土

    成语拼音:
    pǔ tiān lǜ tǔ
    成语解释:
    谓整个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成语出处:
    语出《诗·小雅·北山》:“溥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00

    率土

    成语拼音:
    pǔ tiān shuài tǔ
    成语解释:
    :整个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成语出处:
    《诗·小雅·北山》:“溥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第二个字是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