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字是手的成语 (177个)

    81

    捏脚

    成语拼音:
    niē shǒ niē jiǎo
    成语解释:
    形容轻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捏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
    82

    扭脚

    成语拼音:
    niǔ shǒu niǔ jiǎo
    成语解释:
    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们休要扭扭脚的。”
    83

    蹑足

    成语拼音:
    niè shǒu niè zú
    成语解释:
    见“蹑蹑脚”。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三回:“小丫鬟等更蹑蹑足的在外间收拾那粉盒妆盝,不敢大声说一句话,倒弄得内外静悄悄的。”
    84

    称快

    成语拼音: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成语解释:
    拍着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称快。”
    85

    叫好

    成语拼音:
    pāi shǒu jiào hǎo
    成语解释:
    拍着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子谨拍叫好。”
    86

    拍脚

    成语拼音:
    pāi shǒu pāi jiǎo
    成语解释:
    形容人极其喜悦,兴奋时的动作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贾子猷更拍拍脚的说道:‘……几时才能够到上海去逛一趟,见见什面,才不负此一生呢?’”
    87

    胝足

    成语拼音:
    pián shǒu zhī zú
    成语解释:
    胼、胝: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上和脚上都生了茧子。形容长期辛苦劳动。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为,过门不入,胼胝足,而不以为病者,为欲大济天下昏垫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88

    八脚

    成语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成语解释: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脚。形容人多杂;动作忙乱。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89

    蹑脚

    成语拼音:
    qīng shǒu niè jiǎo
    成语解释:
    见“轻软脚”。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他想轻蹑脚的过去,别叫虎姑娘看见。”
    90

    轻脚

    成语拼音:
    qīng shǒu qīng jiǎo
    成语解释:
    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91

    软脚

    成语拼音:
    qīng shǒu ruǎn jiǎo
    成语解释:
    犹言蹑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92

    一册

    成语拼音:
    rén shǒu yī cè
    成语解释:
    人人拿着一本(书)。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成语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3回:“听说六科廊的官员,是人一册。”
    93

    不见五指

    成语拼音: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成语解释: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94

    待毙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dài bì
    成语解释:
    捆起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出处:
    《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95

    待死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dài sǐ
    成语解释:
    同“束待毙”。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96

    成语拼音:
    shā shǒu jiǎn
    成语解释:
    喻指取胜的绝招
    成语出处:
    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他认为这是最后最厉害的杀锏,这两句话抛出去,可以使杨大新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97

    成语拼音:
    sā shǒu jiǎn
    成语解释:
    小说中搏斗时突然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比喻在危急时拿出看家本领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00回:“众人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说:‘倒有一宗撒锏,没听见说会有撒棍。’”
    98

    就毙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bì
    成语解释:
    同“束待毙”。
    成语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就毙。”
    99

    就缚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fù
    成语解释:
    表示无力反抗,或脱逃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100

    就困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kùn
    成语解释:
    谓无法摆脱困境。
    成语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然当群雄奸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绝,惟有束就困耳。”
    * 第二个字是手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