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 (523个)

    221

    乱作

    成语拼音:
    luàn zuò yī tuán
    成语解释:
    混杂在起,形容极为混乱
    成语出处:
    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
    222

    魔高尺,道高

    成语拼音: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成语解释: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成语出处: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尺,道高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223

    妙绝

    成语拼音:
    miào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
    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
    成语出处:
    宋·周禈《清波杂志》第12卷:“笔墨简远,妙绝时。”
    224

    目空

    成语拼音:
    mù kōng yī qiè
    成语解释: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225

    目空

    成语拼音:
    mù kōng yī shì
    成语解释: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成语出处:
    明 焦竑《李氏焚书序》:“宏甫快口直肠,目空世,愤激过甚,不顾人有忏者。”
    226

    面目

    成语拼音:
    miàn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
    下子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新的结论了。”
    227

    面貌

    成语拼音:
    miàn mào yī xīn
    成语解释:
    样子完全改变,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成语出处: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现在农村面貌新,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改善了。”
    228

    名倾

    成语拼音:
    míng qīng yī shí
    成语解释:
    倾:倾慕,钦佩。在个时期内名声很大
    成语出处:
    《清史稿·艺术·王时敏传附原祁》:“王翚名倾时,原祁高旷之致实过之。”
    229

    斠然

    成语拼音:
    mí rán yī gài
    成语解释:
    持平致。
    成语出处:
    230

    渺然

    成语拼音:
    miǎo rán yī shēn
    成语解释:
    渺然:微小的样子。孤孤单单个人。形容力量微小
    成语出处:
    宋·陈亮《与石应之》:“古之君子以渺然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
    231

    眉头蹙,计上心来

    成语拼音:
    méi tóu yī cù,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语解释:
    形容下子想出了个计策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尼姑眉头蹙,计上心来道:‘前日坏腹,至今未好,借解解。’”
    232

    眉头皱,计上心来

    成语拼音: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语解释:
    形容略思考,猛然想出了个主意。
    成语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皱,计上心来!”
    233

    眉头纵,计上心来

    成语拼音:
    méi tóu yī zòng,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语解释:
    形容下子想出了个计策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头纵,计上心来。”
    234

    莫展

    成语拼音:
    mò zhǎn yī chóu
    成语解释:
    点计策也施展不出,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筹莫展”。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筹。”
    235

    没衷

    成语拼音:
    mò zhōng yī shì
    成语解释:
    衷:折中。指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方面对
    成语出处:
    郭沫若《盲肠炎 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是。”
    236

    名噪

    成语拼音:
    míng zào yī shí
    成语解释:
    指名声传扬于个时期
    成语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时。”
    237

    名震

    成语拼音:
    míng zhèn yī shí
    成语解释: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时。”
    238

    名重

    成语拼音:
    míng zhòng yī shí
    成语解释:
    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时”、“名得当时”、“名噪时”、“名倾时”。
    成语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239

    拈花

    成语拼音:
    niān huā yī xiào
    成语解释:
    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240

    牛之

    成语拼音:
    niú zhī yī máo
    成语解释:
    牛身上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毛”。
    成语出处:
    《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
    * 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