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秦临周而求九鼎

      秦临②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③,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选自《战国策东周一》)

      【注释】

      ①九鼎:传说为大禹所铸,世代以为传国之宝。②临:出兵进逼。③秦之为无道也:秦国的做法不符合正道。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患( )(2)于( )

      (3)与( )(4)不若( )

      (5)存( )(6)图( )

      (7)罢( )

      2.颜率是用什么理由打动了齐王,使齐王出兵援周的?

      二、秦攻宜阳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②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③,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④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⑤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

      (选自《战国策东周》)

      【注释】

      ①宜阳:韩国的一个都城。②公仲:韩国相。③临山:依山扎寨。④羁旅:寄居秦国。⑤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以为( )煟(2)拔( )煟

      (3)方( ) (4)支( )煟

      (5)无功( )煟(6)而( )煟

      (7)义( )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文中“秦王耻之”的“耻”用法相同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大王必欲急臣

      c.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为什么赵累认为秦军一定能攻下宜阳?

      三、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屦:古时用麻葛等织成的草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身( )(2)善( )

      (3)或( )(4)穷( )

      (5)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短文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 一、秦临周而求九鼎 ① 秦临②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③,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