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述一件物品的文言文(古诗文中的名句?介绍一件物品,试试在说明中引用古诗文中的名)

    1.古诗文中的名句?介绍一件物品,试试在说明中引用古诗文中的名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学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1。

    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1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1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1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1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1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花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红。 (刘凤诘《咏大明湖》) 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鸟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刘宗元《江雪》)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杜甫《望岳》)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几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描写一件物品文言文,用文言文描述一件工艺品,用文言文赞美一件物品

    2.写物品的文言文

    写一个小石头山的----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

    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

    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

    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

    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

    予未信之。

    大意:

    (一)自“自西山道口径北”至“类智者所施设也”

    记叙小石城山景(奇,类智者所施设也)。

    (二)自“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至“余未信之”

    抒写美景“千百年不得一售”的叹惜之情。

    主旨:(藉小石城山奇景不在中州,疑造物者之无)抒写自己怀才不遇,遭受贬谪的感叹。

    (篇外)

    文体:记叙文。

    写莲花的------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

    (10)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1)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描述一件物品的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