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心人心文言文翻译(古文《兽面人心》的翻译)
1.古文《兽面人心》的翻译
施世纶的面容相当丑陋,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缺不全”。他刚上任县尹的时候去拜见上司们,有的上司见了他的尊容忍不住掩口发笑,他却严肃地说:“你笑是因为我的貌丑吗?人面兽心,才是可恶的。像我这样的兽面人心,有什么不好吗?”
出自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施公案》原文:
漕宪施公,貌奇丑,人号为“缺不全”。初仕县尹谒上官,上官或掩口而笑,公正色曰:“公以某貌丑耶?人面兽心,可恶耳。若某,则兽面人心,何害焉!”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简介:
施世纶在任上执法严明,多破疑案,很快就被老百姓誉为“青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江南大水,淮安告急。两名钦差带了数十名随从奉命前往运河泰州段监督堤工。这些人督堤工之余喧骚驿站、肆意扰民,更有滥竽充数的滥官冗吏为非作歹,真是水患未除又遭“吏患”。施世纶立即上奏弹劾,对于不法的予以处罚。
同年六月,绿营裁兵,湖广督标(为总督所统辖,相当于团长)夏逢龙带头发动兵变,朝廷赶紧派兵进剿。大军过处,一路祸害百姓。当这支官军经过泰州时,施世纶在空旷地点准备好粮食、饲料之类的军用物资,整齐堆好,同时部署州里的衙役民壮手持大棒夹道列队,随时准备弹压。官军不敢胡来,安静的取了供给物资就走。施世纶真正保了一方平安。
康熙二十八年,由于在承修大运河京口段沙船发生迟误,按照条例施世纶应该受到降级调用的处分。可是两江总督傅腊塔上疏力保,说施世纶“清廉公直”,是个难得的好地方官。康熙皇帝特批留任。不久又指示提拔他为扬州知府。扬州是个商业城市,统治者认为当地民俗“好游荡”,施世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改变民俗,得到好评。
后来转任江宁知府不久,他的父亲施琅去世,按照传统法律,施世纶应该立即去官回家“守制”三年。江宁的老百姓听说了,纷纷到衙门口情愿,请求留任。两江总督范成勋上疏,提出施世纶深受百姓爱戴,是否可以允许他在任守制。但施世纶还是坚持离职,万余市民拦路挽留未果,人捐一钱,建“一文亭”以为纪念。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兽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