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文言文知识点(淝水之战文言文一词多义)
1.淝水之战文言文一词多义
《淝水之战》文言知识,一词多义1.其 ①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将然语气,将要,打算)②昔朕以……,卿其勉之(希望,命令语气,译作务必,一定。)
2.去 ①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走,离开)②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距离)3.信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实)②今陛下信而用之(信任,相信)4.兵 ①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兵器)②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士兵) ③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军队)5.而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并列关系)②见棠姜而美之(表顺承)③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表修饰)。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淝水之战 司马光是时,秦兵既盛,?
【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A【小题4】(1)如今大敌就要到来,正游玩清谈不停,派遣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年轻人抵挡他们。
(2)“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3)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赶到,白天黑夜不敢停止。
【答案解析】【小题1】略:巡视(阵地)【小题2】③是桓冲的评价,④是叙述当时的情况,⑥是表现他内心的激动。【小题3】并没有重在详细描写战争的经过【小题4】(1)①语意通顺;1分。
②垂:将要;1分。③不经事:没有作战经验;1分。
(2)①语意通顺;1分。②勍:强劲;1分。
③怃然:失意;1分。(3)①语意通顺;1分。
②走:逃跑;1分。③且:将要;1分。
④息:停止;1分。
3.淝水之战文言文一词多义
《淝水之战》文言知识,一词多义
1.其
①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将然语气,将要,打算)
②昔朕以……,卿其勉之(希望,命令语气,译作务必,一定。)
2.去
①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走,离开)
②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距离)
3.信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实)
②今陛下信而用之(信任,相信)
4.兵
①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兵器)
②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士兵)
③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军队)
5.而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并列关系)
②见棠姜而美之(表顺承)
③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表修饰)
4.文言文《淝水之战》的标准翻译及句式
全文翻译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前秦众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兵众后退。前秦的军队一退就不可收拾。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渡过河攻击他们。苻融驰马巡视军阵, 想来率领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的军队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听到刮风的声音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军队将要来到,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冻饿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当初,前秦的军队稍微后撤时,朱序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朱序乘机与张天锡、徐元喜都来投奔东晋。缴获了前秦王苻坚所乘坐的装饰着云母的车乘。又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谢安接到了驿站传递的书信,知道前秦的军队已经失败,当时他正与客人玩围棋,拿着信放到了床上,毫无高兴的样子,继续下棋。客人问他是什么事,他慢条斯理地回答说:“小孩子们已经最终攻破了寇贼。”下完棋以后,他返回屋里,过门槛时,高兴得竟然连屐齿被折断都没有发觉。
5.淝水之战详解
中国东晋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段)击败前秦进攻的战役。
东晋太元八年( 383 ),前秦苻坚在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组成90万大军,挥师南下,企图一举灭晋。面对前秦的强大攻势,东晋内部矛盾暂时缓和,一致对敌。
宰相谢安沉着指挥,令谢石、谢玄等率 8 万北府兵开赴淮水一线抗击 。十一月 ,谢玄遣部将刘牢之率精兵5000夜渡洛涧(今安徽洛河),大破秦军前哨 ,斩梁成等秦 将 10 名,歼敌1.5 万 。
晋以劣势兵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于是水陆兼程,直逼淝水东岸。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又望八公山(在今安徽淮南西)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兵,始有惧色 。
谢玄针对秦军上下离心、各族士兵厌战的情况,及苻坚恃众轻敌又急于决战的心理,遣使要求秦军略向后撤,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则想待晋军半渡时用骑兵冲杀,于是下令稍退。
然而秦军一退而不可复止,加以在襄阳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大喊秦兵败了,致秦军大乱。晋军乘机抢渡淝水猛烈进攻,大败秦军。
溃兵逃跑时闻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因而昼夜奔跑,饥寒交迫,死者十之七八。谢玄乘胜收复洛阳、彭城等地。
苻坚身中流矢,单骑而逃。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