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滉文言文(李滉的介绍)

    1.李滉的介绍

    李滉(朝鲜语:이황,1501年11月25日~1570年12月08日)朝鲜李朝唯心主义哲学家,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初名瑞鸿,字景浩、季浩,号退溪、陶翁、退陶、清凉山人、真宝人。谥号文纯。朝鲜王朝庆尚道安东府礼安县温溪(今庆尚北道安东市)人。历任礼曹判书、艺文馆检阅、公州判官、丹阳郡守、大司成、大提学等官职。由于目睹历次“士祸”给士林带来的灾难,他曾多次以体弱年老为借口,向国王上书请求退职。晚年定居故乡,在退溪建立书院,从事教育和著书事业,发展了朱熹哲学,并创立退溪学派,被公认为是朝鲜儒学泰斗。在日本称为东方朱子,学说影响藤原惺窝,使之成为儒学家。著有《退溪集》(68卷)、《朱子书节要》、《启蒙传疑》、《心经释录》、《天贫图说》、《四端七情论》等。1李退溪在韩国家喻户晓,韩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将其头像印在了1000元的韩圆上。此外,首尔特别市钟路区北部亦有一条退溪路用以纪念他。

    2.《李鄘字建侯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文言文阅读(19分)李鄘字建侯,北海太守邕之从孙。

    鄘大历中举进士,又以书判高等授秘书正字。为李怀光所辟,累擢监察御史。

    及怀光反河中,鄘与母、妻陷焉,因绐怀光以兄病卧洛且笃,母欲往视;怀光许可,诫妻子无偕行。 鄘私遣之,怀光怒,欲加罪,谢曰:“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奈何不使妇往?”怀光止不问。

    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后事泄,怀光严兵召郢与鄘诘责。

    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怀光不杀,囚之。

    河中平,马燧就狱破械致礼,表佐其府,以言不用,辞归洛中。 后召为礼部员外郎。

    徐州张建封卒,兵乱,囚监军。帝以鄘刚敢,拜宣慰使,持节直抵其军,大会士,谕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梏,令复位,众不敢动。

    及还,称旨,迁吏部郎中。元和五年,出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王师讨蔡方急,郓寇李师道谋挠沮之,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 是时兵兴,天子忧财乏,命盐铁副使程异驰江淮,讽诸道输货助军。

    鄘素富实,即籍府库留一岁储,馀尽纳于朝。诸道以鄘为倡首,悉索以献,自此王师无匮乏之忧。

    先是,吐突承璀①为监军,贵宠甚,鄘以刚严素著,相礼惮,稍相厚。承璀归,数称荐之,召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鄘不喜由宦进,及出祖,乐作而泣下,谓诸将曰:“吾老安外镇,宰相岂吾任乎?”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辞,改户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

    卒,赠太子太保,谥曰肃。鄘强直无私饰,与杨凭、穆质、许孟容、王仲舒友善,皆任气自任。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①唐朝宦官,唐宪宗对他倍加宠信,先后加官进爵,成为当时宦官中颇有权势的人物。 4。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因绐怀光以兄病卧洛且笃 绐:欺骗B.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 挠:屈服C.怀光许可,诫妻子无偕行 偕:共同D.及出祖,乐作泣下 祖:祖先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鄘“强直无私”的一组是(3分)①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②以言不用,辞归洛中③大会士,喻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梏④籍府库留一岁储,馀尽纳于朝⑤相礼惮,稍厚善 ⑥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辞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鄘为人机智。

    李怀光反叛,李鄘与家人沦陷贼军中,他以兄长在洛阳患急病卧床不起为托词,让母亲和妻儿摆脱了李怀光的控制。B.李鄘刚正果敢。

    徐州张建封去世,士兵变乱,囚禁了监军,李鄘召集将士,晓谕祸福,终使监军出狱,恢复职位,众人不敢乱动。 C.李鄘忠于朝廷。

    战争兴起时,天子派人劝说诸道输送财货援助军用,李鄘留存储备后,将其余都交纳给朝廷,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D.李鄘淡泊名利。

    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宰相之职,到达京城,称病坚决辞让相位,改任户部尚书;后来他在太子少傅的任上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5分)(2) 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

    (5分)参考答案:4。 D 5。

    B 6。D7(1)后来他与高郢刺探贼军的虚实以及用来攻取的办法,把这些情况报告给朝廷,德宗亲笔下诏褒扬答复。

    (刺,所以,诸,句意2分)(2)李鄘派兵二万分别驻扎在郓境,军费不依赖有关部门。 (壁,仰,有司,句意2分)。

    文言文

    3."李榖,字惟珍"的译文

    李谷,字惟珍,颍州汝阴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少勇力善射,以任侠为事,颇为乡人所困。发愤从学,年二十七,举进士,连辟华、泰二州从事。晋天福中,擢监察御史,加给事中。为冯玉、李彦韬所排。

    契丹入汴,少帝蒙尘而北,旧臣无敢候谒者,谷独拜迎于路,君臣相对泣下。谷曰:“臣无状,负陛下。”因倾囊以献。会契丹主发使至州,谷禽斩之,潜遣河朔酋豪梁晖入据安阳。契丹主患之,即议北旋。①会有告契丹以城中虚弱者,契丹还攻安阳,陷其城。谷自郡候契丹,遂见获。契丹主先设刑具,谓之曰:“尔何背我归太原?”谷曰:“无之。”契丹主因引手车中,似取所获文字,而谷知其诈,因请曰:“如实有此事,乞显示之。”契丹国制,人未伏者不即置死。自后凡诘谷者六次,谷词不屈,气色不挠,卒宽之。

    俄权判开封府。时京畿多盗,中牟尤甚,谷诱邑人发其巢穴。有刘德舆者,梁时屡摄畿佐,居中牟,素有干材,谷即署摄本邑主簿。谷请侍卫兵数千佐德舆,悉禽贼党,其魁一即县佐史,一御史台吏。搜其家,得金玉财货甚众,自是行者无患。俄迁工部侍郎。

    又奏罢屯田务,以民隶州县课役,尽除宿弊。既贵,访得旧地(祖居地),建兰若,又立垣屋,②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

    谷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雅善谈论,议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诣理,辞气明畅,人主为之耸听。人有难必救,有恩必报。好汲引寒士,多至显位。与韩熙载善,熙载将南渡,密告谷曰:“若江东相我,我当长驱以定中原。”谷笑曰:“若中原相我,③下江南探囊中物耳。”谷后果如其言。李昉尝为谷记室,在淮上被病求先归。谷视之曰:“子他日官禄当如我。”昉后至宰相、司空。世谓谷能知人。

    (选自《宋史 列传第二十一》,有改动)

    参考译文:

    李谷,字惟珍,是颍州汝阴人。身高八尺,体貌魁梧。年轻时有勇气力量大,善于射箭,把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做,但被同乡弄得很难堪,于是发愤读书。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接连被征召为华、泰二州从事。晋天福年间,提拔为监察御史,加给事中的官职。被冯玉、李彦韬所排挤。

    契丹族人进入州,少帝流亡受辱而往北跑,原先的大臣们都不敢迎候拜见,唯独李谷在路边拜谒迎接,君臣相见,哭了一场。李谷说:“我无能,辜负了陛下的恩德。”于是把所有的钱财送给了少帝。正好契丹首领派遣使者到这里,李谷擒住并杀了他,暗中派遣黄河以北地区的有钱的首领梁晖据守安阳,契丹首领很担心这件事情,立即商议往北退兵。正好有人把安阳城中兵力不足的情况告诉契丹人,契丹人立即回兵攻打并占据了安阳,李谷在郡中等候契丹人,于是被抓了起来。契丹首领先安排了刑具,对李谷说:“你为什么背叛我而归属太原?” 李谷说:“没有这回事情。”契丹首领于是把手伸向车中,好像要拿什么文字资料,李谷知道他的阴谋诡计,于是请求说:“如果确实有这回事,请您拿出来看看。”按照契丹人的规矩,没有服罪的犯人不能立即处死。此后总共审问了李谷六次,李谷义正词严,气色不屈不挠,最终宽恕了他。

    不久暂时代理开封府要职。当时京城一带很多盗贼,中牟县更厉害。李谷诱使县城里的人想方设法捣毁盗贼的巢穴。有一个刘德舆的人,梁时多次代理京畿佐僚,家住中牟县,向来有才干,李谷立即委任他代理本县的主簿。李谷请求安排侍卫兵数千人辅佐刘德舆,把盗贼的党羽全部抓住,那些盗贼头领之一就是县里的佐史,一个是御史台的官吏。搜查他们的家,得到了很多金银财宝,自此以后主管机关的官员就不要担心盗贼问题了。不久升迁为工部侍郎。

    李谷又奏请皇帝停止屯田劳役,让百姓听从州县的督促和役使,全部革除了旧的弊端。自身发达以后,找到祖居所

    4.文言文全文翻译,李蘩

    原文: 李蘩,字清叔,崇庆晋原人。

    第进士,为隆州判官,摄绵州。岁昆,出义仓谷贱粜之,而以钱贷下户,又听民以茅秸易米,作粥及褚衣,亲衣食之,活十万人。

    明年又饥,邛蜀彭汉、成都盗贼蜂起,绵独按堵。知永康军,移利州,提点成都路刑狱兼提举常平。

    岁凶,先事发廪蠲租,所活百七十万人。知兴元府、安抚利州东路。

    汉中久饥,剑外和籴在州者独多,蘩尝匹马行阡陌间访求民瘼,有老妪进曰:“民所以饥者,和籴病之也。”泣数行下。

    蘩感其言,奏免之,民大悦。徙仓部员外郎,总领四川赋财、军马、钱粮,升郎中。

    淳熙三年,廷臣上言:“四川岁籴军粮,名为和籴,实科籴也。”诏制置使范成大同蘩相度以闻,蘩奏:“诸州岁籴六十万石,若从官籴,岁约百万缗,如于经费之中斟酌损益,变科籴为官籴,贵贱眂时,不使亏毫忽之价;出纳眂量,勿务取圭撮之赢,则军不乏兴,民不加赋。”

    乃书“利民十一事”上之。前后凡三年,蘩上奏疏者十有三,而天子降诏难问者凡八,讫如其议。

    民既乐与官为市,远迩欢趋,军饷坐给,而田里免科籴,始知有生之乐。会岁大稔,米价顿贱,父老以为三十年所无。

    梁、洋间绘蘩像祠之。 范成大驿疏言:“关外麦熟,倍于常年,实由罢籴,民力稍纾,得以尽于农亩。”

    孝宗览之曰:“免和籴一年,田间和气若此,乃知民力不可重困也。”擢蘩守太府少卿。

    范成大召见,孝宗首问:“籴事可久行否?”成大奏:“李蘩以身任此事,臣以身保李蘩。”孝宗大悦,曰:“是大不可得李蘩也。”

    上意方向用,而蘩亦欲奏蠲盐酒和买之弊,以尽涤民害。会有疾,卒。

    诏以蘩能官,致仕恩外特与遣表,择一人庶官,前此所未有。 初,蘩宰眉山,校成都漕试,念吴氏世袭兵柄必稔蜀乱,发策云:“久假人以兵柄,未有不为患者。

    以武、宣之明,不能销大臣握兵之祸;以宪、武之烈,不能收藩镇握兵之权。危刘氏、歼唐室,鲜不由此。”

    吴挺以为怨。后蘩总饷事,挺谬奏军食粗恶,孝宗以问蘩,蘩缄其样以进,挺之妄遂穷。

    逾三十年,吴曦竟以蜀叛,安丙既诛曦,每语人云:“吾等焦头烂额耳,孰如李公先见者乎?”蘩讲学临政皆有源委,所著书十八种,有《桃溪集》一百卷。 译文: 李蘩, 字清叔, 崇庆晋原人。

    考中进士后, 担任 隆州判官,负责绵州的政事。当年出现灾荒, 隆州判官, 负责绵州的政事。

    当年出现灾荒, 李蘩拿 出义仓的粮食低价卖给受灾的百姓, 出义仓的粮食低价卖给受灾的百姓, 并把钱借贷给贫 又允许老百姓用茅秸换米,他还做了粥和衣服, 民 ,又允许老百姓用茅秸换米, 他还做了粥和衣服 , 亲自送给灾民吃和穿,被救活的有十万人。第二年又 亲自送给灾民吃和穿 ,被救活的有十万人 。

    饥荒之年,邛蜀彭汉、成都盗贼四起, 是 饥荒之年 ,邛蜀彭汉、成都盗贼四起, 唯独绵州没 有受到盗贼的侵害。年景不好, 有受到盗贼的侵害。

    年景不好, 他事先打开粮仓赈济 百姓,并免除他们的租税 ,被救活的有一百七十万人。 百姓 ,并免除他们的租税,被救活的有一百七十万人。

    汉中长时间饥荒,剑外的军队在老百姓中买粮的情况 汉中长时间饥荒, 特别严重。 特别严重。

    李蘩曾经单人匹马地去田野间访问老百姓 的疾苦,有位老妇人对他说: 老百姓之所以饥饿, 的疾苦, 有位老妇人对他说 :“ 老百姓之所以饥饿, 都是‘军队强行购粮 ’ 害的呀。 说着就泪流满面。

    都是 ‘军队强行购粮’害的呀。 ” 说着就泪流满面。

    李蘩对她的话深有感触, 于是 上奏朝廷,免去了“ 于是)上奏朝廷 李蘩对她的话深有感触 ,(于是 上奏朝廷 ,免去了“和 老百姓非常高兴。李蘩被调任为仓部员外郎, 籴 ” ,老百姓非常高兴 。

    李蘩被调任为仓部员外郎, 总管四川的税收、军马 、钱粮,后升任郎中。 总管四川的税收、军马、钱粮,后升任郎中。

    淳熙三年,朝中大臣上奏: 四川每年买军粮,名 “ 淳熙三年,朝中大臣上奏: 四川每年买军粮, , 。 为‘和籴’ 实际是‘科籴’”皇上下诏让制置使范成 和籴' 实际是‘科籴’ 大和李蘩一起核算一下上报朝廷,李蘩上奏说: “ 大和李蘩一起核算一下上报朝廷,李蘩上奏说: 各州 每年买粮食六十万石,如果按照官府买粮的价钱算, 每年买粮食六十万石 , 如果按照官府买粮的价钱算, 一年大约要用钱一百万缗, 一年大约要用钱一百万缗, 如果在经费中斟酌一下应 减少和增加的项目,就可以使科籴转变为官籴。

    减少和增加的项目,就可以使科籴转变为官籴。粮食 价格的贵贱可以看年景,不能让老百姓吃一点亏; 价格的贵贱可以看年景,不能让老百姓吃一点亏;支 出和收入要看数量,不要索取蝇头小利。

    出和收入要看数量,不要索取蝇头小利。这样军队就 会兴盛,老百姓也不用增加赋税。

    李蘩就写了“ 会兴盛,老百姓也不用增加赋税。”李蘩就写了“利 民十一事”上奏给朝廷。

    前后共三年, 民十一事”上奏给朝廷。前后共三年,李蘩上奏章十 三次,而皇上下诏书责问他有八次,但终究同意了他 三次,而皇上下诏书责问他有八次, 的建议。

    百姓很乐意同官府买卖粮食, 的建议。百姓很乐意同官府买卖粮食,远近的人都高 兴地前来,军饷得到了保证,。

    李滉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