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连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与原文)
1.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与原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 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本性嗜酒,家里穷不能常喝。亲戚旧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酒叫他来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不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他安然自若。
经常写文章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忘记心中的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评论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把自己的志趣当作快乐。
(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或者是葛天氏的百姓吧? 23《马说》韩愈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用“千里马”称呼它。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
2.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求原文谢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看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⑶迢迢牵牛星●无名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⑷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回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⑸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⑹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⑺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回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海角。 ⑼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⑽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回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⑿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回雁渗透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⒀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2。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3。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4。小石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méng)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è)。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5。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26。满井游记 27。
湖心亭看雪 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都是初二下学期的,自己看原文。
3.八下所有文言文的翻译
风停了,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
(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随船所至,欣赏景色。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里左右,其间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都呈青白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江底游动的鱼儿和细沙碎石,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狂奔的快马。 江水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树木)凭借着山势,争着向上,好像在相互比高远;(群山)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清越的水声。美丽的鸟儿们唱出和谐动听的嘤嘤声。
蝉儿叫个不停,猿猴也不断的啼。那些像想飞到天上的鸢一样,极力追求名利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遮在上面,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相交掩映,有时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
宅子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先生闲适安静且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富贵。
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爱好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自己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有人称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世上先有了伯乐,这样以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只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而不用千里马称呼。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的粮食,马夫不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能力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出色的资质也就表现不出来,况且想要它和普通的马差不多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听着它嘶叫却不知道它要表达的意思。
马夫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
但是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也没有稍微把话说得柔和一点,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恭敬的等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会遇到前辈的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
所以虽然我很愚笨,但最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深的山坳和巨大的峡谷中。
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将我)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圆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间,却毫无羡慕的意思。(那是)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 从小山岗向西行走大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生的声音。
心里因此而感到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池潭里的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跟游人逗乐。 向潭的西南。
4.急需八年级下册所有古诗词(加注释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ā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ū)?葛天氏之民欤(yū)?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huō)。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我要八年级下所有语文文言文的翻译
《愚公移山》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
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捕蛇者说 译文 永州的山野间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而有着白色的花级;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救治。
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药丸,可以用来治疗麻风,手足痉挛、颈肿、毒疮等病;还能去掉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蛇的人,用蛇顶替他们的租税去缴纳。
于是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地干这件事。 有一家姓蒋的,享有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
我问他,他就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父亲也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现在我继续干这事已经十二年了,几乎丧命好几次了。”
他讲到这些,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我可怜他,并且对他说:“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我打算去对主管收税的官吏讲一讲,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姓蒋的听了大为伤心,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末我干这个差使的不幸,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严重。
假使当初我不应这个差,早已经困顿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居住此乡,累计至今有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
在赋税逼迫之下,他们竭尽田里的出产,罄空室内的收入,哭哭啼啼地迁离乡土,饥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风淋雨,冒寒犯暑,呼吸着毒雾瘴气,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积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
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却因为捕蛇独能留存。每当凶横的差吏来到我乡,从东头闹到西头,从南边闯到北边,吓得人们乱嚷乱叫,连鸡狗也不得安宁。
这时候,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来,探视一下那只瓦罐,见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时精心喂养,到时候拿去进献,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产,来安度我的天年。
这样,一年里头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种危险呢!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我听了愈加难过。孔子说过:“苛政比老虎凶猛。”
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拿蒋姓的事例来看,说的还是真情。
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对这件事加以述说,留待考察民情风俗的官吏参考。 要更多的把篇名报上。
6.八年级下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与朱元思书 阔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0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挣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答] 和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石潭记》)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D.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E.横柯上蔽,在昼扰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 [答] 3.用现代汉语翻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分) [译文] 4.《小石潭记》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本文也有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请写出这一句。
(2分) [答] 5.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答] 6.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3分) 目 答:〔 〕 A.蝉则千转不穷(尽) B.负势竞上(凭依) C.横柯上蔽(隐蔽) D.好鸟相鸣(美丽) 7.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3分) A.风烟俱净 B.猛良若奔 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在昼犹昏 C.一百许里 D.急湍甚箭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答:[ ] 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3分) A.从流飘荡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 答:[ ] 9.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3分)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柳先生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空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______。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2.“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 (1分) 3、文章的作者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你还学过他的《_______》。(1分) 4、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
(3分) 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__________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置:_________ ③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去:_________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环堵萧然,不避风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7、请概括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分)答:_____ _ _________. 8.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4分) A.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洋洋科与造物者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C.曾不吝情去留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翁亭记》)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楼记》) E.忘怀得失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9.《五柳先生传》的结尾有一段评论性的文字,请你默写出其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品格的一句话。
(2分) [答]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分) [译文] 11.“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答] 12.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对他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分) [答] 13.用原文回答。(4分) “赞语”中“ ,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1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2分) 《马说》 (一) 阅读《马说》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世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