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葬父文言文翻译(董永卖身葬父文言文译文)
1.董永卖身葬父文言文译文
董永卖身葬父
【原文】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路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荫会所,遂辞而去。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心动苍穹。
【译文】
汉代。董永家里很贫穷,父亲死后没有钱入葬,就变卖自身借钱安葬父亲。去财主家做工抵债的途中,遇到一位女子(仙女化身),主动地要求做董永的妻子。夫妇一同到了财主家。主人要求织出三百匹细绢才可以抵债。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任务。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月前相会的那株槐树下,女子辞别而去。
【注释】
1、贷:借出或借入。这里指借入。
2、缣:细绢,指双丝织成的细绢。《说文·糸部》:“缣,并丝缯也。”
3、仙姬:美丽的仙女。《说文·女部》:“姬,黄帝居姬水,以为姓。”唐·孔颖达疏:“美女而谓之姬者,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二姓之后,子孙昌盛,其家之女,美者尤多,遂以姬、姜为妇人之美称。”
4、陌: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均指田间小路,泛指道路或田野。
5、孔兄:指钱币。
2.帮我翻译文言文啊!卖身葬父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 爱
汉董永,千乘人。
少偏孤②,与父居。肆力③田亩,鹿车④载自随。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⑤之。
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
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⑥。
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⑦。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水曰:“能织。”
主曰:“必尔⑧者,但令妇为我织缣⑨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
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⑩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
语毕,凌空(11)而去,不知所在。 【字词注释】 ①选自《搜神记》。
②偏孤:年幼时死去了母亲。③肆力:尽力,极力。
④鹿车:古时候一种小车。⑤遣:打发走。
⑥俱:一起。⑦收藏(z4ng):收葬。
⑧尔:这样,如此。⑨缣(ji2n):细绢。
⑩缘:因为。(11)凌空:升向空中。
【诗文翻译】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住在一起。
(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父亲死了,没有什么东西埋葬,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供办丧事用。
主人知道他贤能,给了他一万钱而且打发他自由地走了。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要回到主人家,再去做奴仆。
在道上碰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愿意做你的妻子。”于是董永就和她一起(到主人家去了)。
主人对董永说:“(我)把钱给了你了。”董永说:“蒙受您的恩惠,(使我)父得以收葬。
我虽然是贫穷无知的人,一定要勤劳服侍尽心尽力,来报答您的大德。”主人说:“(这)妇女会做什么?”董永说:“会织。”
主人说:“一定要这样的话,只让你的妻子替我织一百匹细绢(就行)。”于是,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绢,十天织完了。
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 因为你最孝顺,天帝让我帮助你偿还债务。”
说完升上高空而离去,不知到哪儿去了。
3.卖身葬父的意思
卖身葬父的意思:是指家境贫困,父亲死后没有钱入葬,就变卖自身借钱安葬父亲。
出处“
成语典故《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
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地,是《二十四孝》这本古书中的一孝,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代代以此激励为人要讲孝道、要尊老、敬老、孝老。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看过中国的《天仙配》,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孝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前歌颂她,赞美她。人们敬佩卖身葬父的董永,给董永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美好传说,更有著名的黄梅戏曲《天仙配》,便是依此创作的。据说,湖北孝感县就是董永与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市名“孝感”即由此而来。无论唱不尽的名曲,还是用作地名,都是孝的赞歌。
4.董永卖身的译文
原文:汉董永,家贫。
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诗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释文:东汉时代董永,家里非常贫穷,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补充: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孝感是董永的故乡,因汉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孝市的前身为孝感地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辖云梦、孝昌、大悟三县及孝南区,代管广水、安陆、应城、汉川四市,广水市2000年划归随州市。
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南临省会武汉市,北与河南、随州交界,西接天门、仙桃、京山等县市,东连黄冈市的红安县和武汉市的期榍�?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0.65万亩,人均耕地0.73亩,人口506万。 今天读这则故事有何感想呢?一个小伙子,父亲死了后没有钱给父亲置办丧事,自己把自己卖了,这是任何人都难做到的。
董永做了,成了古今人们称道的大孝子。也因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几千年,孝感这地方也因此而名扬四海。
脍炙人口的黄梅戏《天仙配》就是以这个故事为主线的。这么孝顺憨厚的小伙子,怎么着也不能因为贫穷让他打光棍吧?感动上天:精神空虚、物质优厚的七仙女偷偷下凡,和他结为夫妻,并为他偿还了卖身欠下的外债。
……无奈怕被母亲(王母)知道,只好返回天庭。并让他来年槐树下接子来……。
5.缇萦愿卖身救父整篇文言文翻译
汉)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2113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邢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5261自新,其路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亦除肉刑法。
翻译:文帝四年, 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切断肢体的“肉刑”,要把他押4102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5个女儿。他被押送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1653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时,连个帮手也找不到。”几个女儿都低着头
原文:(汉)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版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邢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权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亦除肉刑法。
6.卖身葬父的主要内容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 中,似以爱情传说色彩更浓,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刘彦昌与华山三圣母的故事等,同属于中华爱情故事中感天动地的精品力作。如今,年轻人对他更多成为敬拜,是因他对仙妻的贞,而七仙女为什么会对一个穷书生情有独钟,则是因为董永对父母的孝,这点似正被这个故事中爱情的光芒所淡化和掩盖。据说在中国,有好几个地方都在争着当董大孝子的老家,我知道的就有山东高青县、湖北的孝感市、江苏的丹阳市。其实啊,我说都别争,本来这个故事就是个神话,发生地在中国,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寸中国的土地。董永是个读书人,固守着贫穷,尽着一个穷书生所能尽到的孝道方式,其中多少有文人加工的理想主义色彩。古代的文人,大多除了会舞文弄墨外,别无长处。因此生计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是说现实中穷苦布衣可以通过读书考举,一日得中,富贵花开,从此不再为生计所愁;二是说理想中或干脆说幻想中、梦想中,那些总想一日得中的书生们一种自慰自安吧。董永读书能读到卖身葬父的地步,不知道这书还有何等的用途,且不如早早扔了书卷,学那先前的老莱子也好,杨乞也好,总不至于到了卖身地田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