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窗幽记文言文翻译(小窗幽记自省成长文言文翻译)

    1.小窗幽记自省成长文言文翻译

    小窗幽记 卷五 素

    【原文】

    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①于味,而无饶于趣。

    【注释】

    ①饶:丰饶,丰富。

    【译文】

    人结交朋友,不外乎“趣”、“味”这两个字,有的人以“趣”为重,有的人以“味”为重。但是宁可“味”丰饶一些,不可“趣”丰饶一些。

    【原文】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译文】

    安守恬淡以养道,处境卑微以养德,去除嗔怒以养性,淡薄滋味以养气。

    【原文】

    吾本薄福人,宜①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厚德事。

    【注释】

    ①宜:应该。

    【译文】

    我原本就是福气淡薄之人,应该做珍惜福分的事;我原本就是德行浅薄的人,应该多做积善厚德的事。

    【原文】

    只宜于着意处写意,不可向真景处点景。

    【注释】

    只应该在对着想象中的世界绘画写意,不可以对着真实的景色描画景色。

    【原文】

    只愁名字有人知,涧边幽草;若问清盟谁可托,沙上闲鸥。山童率草木之性,与鹤同眠;奚奴领歌咏之情,检韵①而至。闭户读书,绝胜入山修道;逢人说法②,全输③兀坐扪心。

    【注释】

    ①检韵:和着韵律。

    ②说法:讲经论法。

    ③输:比不上。

    【译文】

    只担心自己的名字有人知道,其实只有涧边的小草知道;倘若问清雅之盟可以托付给谁,那就是沙滩上的闲鸥。山童都习得草木的性情,与仙鹤一起睡觉;奴仆领会歌咏之情,踩着韵律走来。关闭门户在家读书,绝对胜过入山修道;碰到人便对人讲经说法,根本比不上独坐静修,扪心自省。

    小窗幽记文言文翻译有屋数间,小窗幽记文言文翻译长松怪石,小窗幽记的翻译

    2.《小窗幽记 卷三 峭》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小窗幽记

    卷三

    【原文】

    达人撒手悬崖①,俗子沉身苦海。

    【注释】

    ①达人:通达之人。悬崖:比喻危险的境地。

    【译文】

    通达生命之道的人能够在悬崖边缘放手离去,凡夫俗子则沉溺在世间的苦海中无法自拔。

    【原文】

    销骨①口中,生出莲花九品②,铄金舌上,容他鹦鹉千言。

    【注释】

    ①销骨:销毁枯骨。《史记·张仪列传》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指人们口中的言语作用极为重大,人言可畏。

    ②莲花九品:佛家术语,指佛家的极乐境界,修行圆满之人死后会到极乐世界,并且以莲花台为座,莲花台又分为九种,九品莲花代表最高境界。

    【译文】

    口中的谗言可以销毁枯骨,也能够生出莲花九品这样的佛家极乐境界;舌上的话语能够铄金,任它像鹦鹉学舌一样人云亦云。

    【原文】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①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②以当肉。

    【注释】

    ①著述:著书立说,古人常常以著书立说的方式流传后世。②咀英华:把玩精妙的诗文。

    【译文】

    把少说话作为贵,把多著书立说作为富有,把好的名声当做车,把品读好文章当做吃肉。

    【原文】

    竹外窥莺,树外窥山,峰外窥云,难道①我有意无意;鹤来窥人,月来窥酒,雪来窥书,却看他有情无情。

    【注释】

    ①难道:很难说。

    【译文】

    在竹林外面窥探黄莺,在树林之外探看山峰,在山峰之外窥测白云,很难说我是有意还是无意;仙鹤来窥视人,月亮来偷窥酒,雪来窥看书,却看他是有情还是无情。

    【原文】

    体裁如何①,出月隐山;情景如何,落日映屿②;气魄如何,收露敛色;议论如何,回飙拂渚③。

    【注释】

    ①如何:怎么样。

    ②屿:岛屿。

    ③回飙:回旋的飙风。渚:水中的小州。

    【译文】

    体裁怎么样,要看出来的月亮以及隐去的青山;情景怎么样,要看落下的太阳以及被余晖映照的岛屿;气魄怎么样,要看蒸发的露水和色彩的凝敛;议论怎么样,要看回旋的风轻拂着的水渚。

    小窗,文言文,翻译

    3.小窗幽记的全文及注解?

    《小窗幽记》译文 集醒篇 一、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译文] 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

    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 二、澹泊之守,镇定之操 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过。

    [译文] 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

    三、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译文] 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

    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来得真实。

    四、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

    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五、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译文] 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来面对它。命运使我的形体劳苦,我便安乐我的心来弥补它。

    命运使我的际遇困窘,我便扩充我的道德使它通达。 六、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捡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 恬静寡欲的人,必定为豪华奢侈的人所怀疑。

    谨慎而检点的人,必定被行为放肆的人所嫉恨。一个人到了穷途末路,我们应看他当初的本心如何。

    一切功成行就的人,我们要看他以后要怎么继续下去。 七、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

    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译文] 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

    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八、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译文] 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

    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 九、真廉无名,大巧无术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

    大巧无术,用术者,所以为拙。 [译文] 真正的廉洁是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一个“贪”字。

    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运用种种技术的人不免是笨拙的。

    4.求小窗幽记全文翻译

    一、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译文】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

    【 二、澹泊之守,镇定之操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过。

    【译文】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

    三、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译文】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来得真实。

    四、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扩展资料

    《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是明朝的陈继儒。《幽窗小记》中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陈继儒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幽窗小记》,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5.跪求小窗幽记的全文加译文,谢谢

    小窗幽记“,一个”醉古堂剑扫“,12卷,警句类的文章。

    一说明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年至1639年),字仲醇,湄公河号和数量雄驼鹿,姜松华亭人,所有的学生,隐居昆山扬,筑室东佘山后,杜鲁门的著作。

    诗可以是文字,这本书发墨,并且可以画的东西都是重要的时刻。奉诏重复征收,病情开始演讲它制造“或刺事情需要琐言幽,泉次成书,书面报价比赛距离。”

    今存着,除“小窗幽记”外,还有“游记”,“六合同春”,“ 。陈没宫我的诗“,”虎辉“,”夹杂着湄公河“等另一位说,陆铭邵长蘅书(后约1624年前还活着):生平不详难民北京占领了多年。

    ,编制了“醉古堂剑扫”,“小窗幽记”到清醒,爱情,陡峭的,精神的,素食主义者,王韵,齐,齐浩,法国,钱第二组,主要是澄清的第一个保护心灵和生活技能,隐士学者的表现淡漠畅快感觉超脱名利,乐在山中,写典雅,风格超越,推理就不管了,唯一的中肯綮,在明代的代表明确。作者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今天读他的文章,风是美文,修身之外相当一致,明确旅游在生活技能,砥砺品行或灵感。

    书和“菜根谭”,“月球夜曲”和被称为中国的修身养性从一开始三个旷世一直备受推崇为读者洞察中国文化,也有不小的成就心灵有益。具体可查看的 .html“目标=”_blank“> 。

    6.《幽窗小记》原文与解释

    《幽窗小记》的原文: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澹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遇嘿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好辩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幽窗小记》翻译:

    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

    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来得真实。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来面对它。

    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

    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真正的廉洁是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一个“贪”字。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运用种种技术的人不免是笨拙的。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原野中得到乐趣。好在口头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完全忘却。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幽窗小记》作者陈继儒,又名《醉古堂剑扫》。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今存著,除《幽窗小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写作背景:

    《幽窗小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集中的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好为清态而反浊者,好为富态而反贫者,好为文态而反俗者,好为高态而反卑者,好为淡态而反浓者,好为古态而反今者,不如混沌为佳”的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里面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幽窗小记

    7.《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

    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

    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

    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编撰有《醉古堂剑扫》。 《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8.《小窗幽记 卷一 醒》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小窗幽记卷一醒【原文】结缨整冠之态①,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②,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

    【注释】①结缨整冠之态:很从容的样子。缨,帽子上的带子;冠,帽子。

    ②绳趋尺步之规:古时士人走路要讲究一定的规则、标准。【译文】系好帽带,端正帽子这样的仪态,不要用在焦头烂额那种窘迫的时候;走路完全按照标准,但是不要在救死扶伤那样的紧急时候(仍然那个样子)。

    【原文】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①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注释】①宜悉:应该明白。

    【译文】议论事情的人本身不直接参与其事,应该弄清事情的利害得失;办理事情的人本身就处在事情当中,应当放下对于利害得失的顾虑。【原文】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①行也,过则为足恭②,为曲谨,多出机心③。

    【注释】①懿:美好。②足恭:过分的谦让,恭顺。

    ③机心:机巧之心。【译文】俭朴,是美好的美德,太过则是吝啬,是浅薄的庸俗,反而会伤害正确的道理;谦让,是美好的德行,太过则是过分的谦让,是变形的谨慎,多是出于机巧之心。

    【原文】藏①巧于拙,用晦而明,寓②清于浊,以屈为伸。【注释】①藏:隐藏。

    ②寓:隐藏。【译文】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之中,表面晦暗而内心却很明白;把清洁隐藏在混浊之中,以屈缩为伸长。

    【原文】彼无望德①,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②,欲不胜餍③,利交所以必伤。【注释】①彼:对方。

    德:恩德,恩惠。②奢:奢求。

    ③餍:即“厌”,满足。【译文】朋友不会期求从我这里获得恩惠,我也不会向朋友表示给予恩惠,这是清贫的朋友能够长久相交的原因;期望有所获得而无止境,欲望又永远无法满足,这是靠利益结交的朋友必然会伤了和气的原因。

    小窗幽记文言文翻译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