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文言文拓展阅读答案(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答案翻译)

    1.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答案翻译

    1.黄琬巧对 黄婉小时侯聪明,祖父黄琼做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

    皇太后招他问日食遮了多少。黄琼思索答案却不知道日食情况。

    黄婉当时7岁,在旁边:“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话回答诏书。 2.神童庄有恭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

    (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

    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可以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

    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

    应声对道:“惨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堤防堤防。” 3.曹植聪慧 陈思王曹植,字子建。

    他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数十万字辞赋,他还擅长写作。太祖读了曹植的文章之后曾问他:“你是请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儿出口就能谈论,提笔就能写出文章,请父亲当面试试,看是否请人代笔?”当时,恰逢邺城铜雀台落成,曹操把儿子都带上台去,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

    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即成,而且写得很值得欣赏,太祖对曹植的才能惊叹不已。曹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

    每次去见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曹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曹操宠爱。太祖去攻打孙权,派曹植留守邺城,并告诉曹植说:“我以前作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

    想想当年的所作所为,我至今也不后悔。你如今也二十三岁了,也应当努力啊!”曹植一方面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还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的辅佐。

    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把曹植立为太子。然而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注意修饰,饮酒也没有节制,而以后成为文帝的曹丕却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给他说好话,因此曹丕被立为太子。

    曹植有一次乘车在御街上行驶,从司马门径直出宫。太祖知道后非常生气。

    守卫司马门的官也因罪被处死。从此以后太祖加重了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

    太祖一方面担心自己死后出现祸患,一方面因为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更是袁绍、袁术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杨修杀了。曹植心里更加不安。

    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太祖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去解救曹仁。为此太祖专门敕令告诫曹植,曹植却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

    4.鲍子难客 齐国姓田的(权臣)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 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享用。”

    所有食客高声附和。 鲍家男子年龄二十岁,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

    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种 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约,互相成为食物,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

    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肉,岂不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吗?” 5.曹绍夔捉“怪”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 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 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 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 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 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 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 来,我也请你!" 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 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 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 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 老和尚终于。

    2.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答案答案

    《文言文启蒙读本》版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 国家发展得好有他的功劳,楚国人常常称赞他。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小声的哭着回家。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害怕离开母亲死了。”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有助于别人的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编辑本段注释

    1、尝:曾经。 2、为:是。 3、婴儿:孩童,儿童。 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 5、泣:哭。 6、故:缘故,原因。 7、对:回答。 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 9、之:代词,两头蛇。 10、恐:害怕。 11、去:离开。 12、安:疑问代词,哪里。 13、安在:在哪儿? 14、阴德:暗中所行的好事。 15、报:报答。 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17、对:回答。 18、故:缘故,原因。 19、毋:(wú)不要。 20、治:治理。 21、闻:听说,听见。 22、及:等。《文言文启蒙读本》版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 国家发展得好有他的功劳,楚国人常常称赞他。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小声的哭着回家。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害怕离开母亲死了。”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有助于别人的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编辑本段注释

    1、尝:曾经。 2、为:是。 3、婴儿:孩童,儿童。 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 5、泣:哭。 6、故:缘故,原因。 7、对:回答。 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 9、之:代词,两头蛇。 10、恐:害怕。 11、去:离开。 12、安:疑问代词,哪里。 13、安在:在哪儿? 14、阴德:暗中所行的好事。 15、报:报答。 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17、对:回答。 18、故:缘故,原因。 19、毋:(wú)不要。 20、治:治理。 21、闻:听说,听见。 22、及:等到 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

    文言文,拓展,初中语文,答案

    3.初中语文扩展阅读(文言文)17~100答案

    31.1.C 2.C 3.蛇本来就没有脚,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画上去呢? 4.做事情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和尺度,因为真理和谬论之间往往相差一步。

    32. 1.A.他的,代词 B.的,助词 C.用 D.了,语气助词 2.这个不可以卖,里面的珠宝值钱 3.在做题目上,我们要简洁明了。

    .33.1.A.坚硬 B.利用 C.未果 D.回答 2.D 3.A 4.A 5.你不可以陷入盾和矛的境地中,而不可以立地 6.吹牛吹过了头,结果不能自圆其说,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34.1.A 2.D 3.皇帝(刘邦)不可以把会用兵却会统帅,这就是我韩信被你指挥的原因。 4.自信,骄傲的特点。

    35.1.D 2.A 2.他邻居的儿子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他的想法变了,而发生的原因没有别的,是他自己错了 4.会使人的观点发生错误的偏转。 我们做事情不能被情感因素影响,要做客观的判断。

    36.1.C 2.D 3.和别人说话,不论是什么事情多说是好的. 4.逃避现实,自我保护的处事方法37.1.A.到 B.回去 C.往 D.开玩笑 2.B 3.做父母的欺骗儿女,儿女就不会相信做父母的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38.1.A 我 B.儿子 C.小 D.放弃 2.帮助它生长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他。

    4.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39.1.A.装出 B.内心 C.外面 D.严格 2.D、C 3.这就是说人的内心有什么想法不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对待独处的时候。

    4.《初中语文扩展阅读》的答案,文言文

    晋太和年间,广陵有个姓杨的人,养了一条狗。

    他特别爱这条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带着这狗。一次,这个人喝醉酒后走到一个水洼附近的草地后,就倒地睡着了,无法赶路。

    当时正赶上冬天有人烧草燎原,当时风很大。与是狗反复不停的叫唤,这个姓杨的人仍旧大醉不醒。

    狗看到这个人前面有一坑水,于是走到坑里,用自己的身体沾了水后然后抖落在主人身边的草上。就这样反复来回了很多次,狗一点点一点点的移动步子把主人身边的草全都弄湿了。

    当火燃烧到的时候,因为草湿没有燃烧起来,主人躲过了被火烧的大难。后来姓杨的人醒来,才发现。

    后来又有一次,这个人因为在天黑赶路,不小心掉到一空井里。狗叫了整整一个晚上。

    有人从这里过,很纳闷为什么狗冲着井号叫,过去一看,发现了这个姓杨的。杨生说,你救了我,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那个人说,如果你把你的狗送给我,我就救你出来。杨生说,这个狗救过我的命,不能赠给你啊。

    我死活不要紧。那个人说,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救你了。

    这时狗低头看着了看井里,杨生明白了狗的意思,于是给那个路人说,我愿意把狗送给你。那个人于是马上救出了杨生,把狗栓上带走了。

    过了五天,那只狗夜里逃跑回杨生家来了。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

    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

    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5.初中语文文言文扩展阅读 答案

    《文言文启蒙读本》版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 国家发展得好有他的功劳,楚国人常常称赞他。

    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小声的哭着回家。

    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害怕离开母亲死了。”

    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有助于别人的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编辑本段注释 1、尝:曾经。 2、为:是。

    3、婴儿:孩童,儿童。 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

    5、泣:哭。 6、故:缘故,原因。

    7、对:回答。 8、向:以前,先前。

    这里是“刚才”的意思。 9、之:代词,两头蛇。

    10、恐:害怕。 11、去:离开。

    12、安:疑问代词,哪里。 13、安在:在哪儿? 14、阴德:暗中所行的好事。

    15、报:报答。 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

    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17、对:回答。

    18、故:缘故,原因。 19、毋:(wú)不要。

    20、治:治理。 21、闻:听说,听见。

    22、及:等到 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

    初中语文文言文拓展阅读答案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