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武文言文翻译(《明史·许逵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1.《明史·许逵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

    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沉静有谋略。授乐陵知县。

    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

    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逾月,城成。

    令民屋外筑墙,墙高过檐,启圭窦①,才容人。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余皆入队伍,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

    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贼果至,旗举伏发,窦中人皆出,贼大惊窜,斩获无遗。

    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 事闻,进秩二等。

    时知县能抗贼者,益都则牛鸾,郯城则唐龙,汶上则左经,浚则陈滞,然所当贼少。而逵屡御大贼有功,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

    逵驻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马。逵筑城凿池,设楼橹②,置巡卒。

    明年五月,贼杨寡妇以千骑犯潍县,指挥乔刚御之,贼少却。 遥追败之高苑,令指挥张勋邀之沧州,先后俘斩二百七十余人。

    未几,贼别部掠德平,逵尽歼之,威名大著。十二年迁江西副使。

    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尝言于孙燧曰:“宁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

    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今惟翦盗则贿息,贿息则党孤。

    ”燧深然之,每事辄与密议。及宸濠缚燧,逵争之。

    宸濠素忌逵,问:“许副使何言?”逵曰:“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日:“我不能杀汝邪?”逵骂曰:“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

    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宸濠大怒,并缚之,曳出斫其颈,屹不动。贼众共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十六。

    初,逵以《文天祥集》贻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曰:“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逵父家居,闻江西有变,杀都御史及副使,即为位,易服哭。

    人怪问故,父曰:“副使,必吾儿也。”世宗即位,赠左副都御史。

    嘉靖元年,改赠逵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许逵传》)[注]①圭窦:圭形小门。

    ②楼橹:上有望楼的战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视旗为号 日:每天。 B.贼果至,旗举伏发 伏:隐匿。

    C.俱超擢兵备佥事 超:越级。D.宸濠素忌逵 素:平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逵“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①县初无城,督民版筑 ②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③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 ④每事辄与密议⑤汝反贼,万段磔汝 ⑥曳出斫其颈,屹不动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逵身材魁梧,且有军事才能。

    正德六年春,他在乐陵知县任上,修筑城墙,训练兵 卒,招募死士,最终打败了流寇刘七等贼人,并因此而获得了升迁。B.驻守武定州时,许逵筑城挖壕,修造战车,设巡逻队;第二年五月,贼杨寡妇进攻潍 县,许逵在高苑击败他们,后来又在德平全歼另外一股贼人,威名大震。

    C.许逵与都御史孙燧对剪除宁王势力有相同的认识,所以凡事都相互商议。宸濠造反,捆绑了孙燧,欲加杀害。

    许逵争辩未果,责骂叛寇,英勇就义。D.从许逵赠送《文天祥集》一事,其父其友就知道许逵必定会在宁王造反时像文天祥一样坚贞,所以其父在未知儿子生死的确切消息时,就摆上牌位哭悼儿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

    译文:(2)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

    译文:。

    汉许武文言文翻译,汉许武文言文,汉许武翻译

    2.智犬破案文言文翻译您好! 原文: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

    原文: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

    一夕,有盗墙而入。犬吠,僧觉。

    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

    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

    途径一酒肆,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俄而犬跃如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

    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译文: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已座古老是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

    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

    几天后,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告状,他的狗也去了。

    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5、6个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责怪那只狗。

    突然狗跳近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鬼不放。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

    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原来狗也很聪明。

    翻译:距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一个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 一个晚上,有盗贼翻墙进入。

    狗叫声,僧人觉。盗贼砍殷僧首,在我。

    于是越国贿赂而死亡。第二天,两个小和尚进入房间看到的,很惊讶。

    于是到官府告状的,他的狗也跟着。路上经过一个酒店,看见五六个喝酒的人喝酒。

    狗停止不再前进,僧奇怪的。突然狗跳进酒馆,咬一只不设置。

    和尚怀疑是强盗,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的,果然是这样。

    因为狗有智慧的。译文: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了这座古老寺庙,香火很旺盛。

    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围墙进入(寺庙)。

    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们发现了盗贼。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财物逃走了。

    几天以后,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到了尸体,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告状,其他的狗一样去了。

    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到五、六个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们斥责怪那只狗。

    突然狗跳近酒馆,咬住他们中的一个酒鬼不放。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

    官吏审问后,如果这就是他。 原来狗是很聪明。

    文言文,翻译,许武

    3.请问这种植物叫什么,如何照顾

    吊兰别 吊兰又称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原产于南非。

    家庭盆养吊兰,在一般情况下,常易出现叶尖干枯、叶片逐渐失去光泽等现象,为养护管理好吊兰,需采取如下的措施。

    换土换盆 盆吊吊兰在管理上,为求茎叶茂盛,在每年的3月份应换土、换盆一次。若盆较深,基肥较足,可两年换盆一次。在翻盆时,将植株从盆中磕出,剪去枯腐根和多余的根系,换上新的富含腐殖质的培养土,再施以牲畜蹄角片或腐熟的饼肥作基肥。栽好后,放半阴温暖处缓苗。吊兰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待植株恢复健壮生长后,将花盆吊于廊檐下或室内适当位置。一般高度以不碰头为宜,并要注意通风。

    光照适当 吊兰喜半阴环境。春、秋季应避开强烈阳光直晒,夏季阳光特别强烈,只能早晚见些斜射光照,白天需要遮去阳光的50%—70%,否则会使叶尖干枯,尤其是花叶品种,更怕强阳光,金边吊兰在光线弱的地方会长得更加漂亮,黄色的金边更明显,叶片更亮泽。但冬季应使其多见些阳光,才能保持叶片柔嫩鲜绿。家庭盆养吊兰应将其置于南窗前,否则叶片会失去光泽,甚至枯萎。

    施肥

    吊兰是较耐肥的观叶植物,若肥水不足,容易焦头衰老,叶片发黄,失去观赏价值。从春末到秋初,可每7—10天施一次有机肥液,但对金边、金心等花叶品种,应少施氮肥,以免花叶颜色变淡甚至消失,影响美观。可适当施用骨粉、蛋壳等沤制的有机肥,待充分发酵后,取适量稀释液,每10—15天浇施一次,可使花叶艳丽明亮。

    浇水适当 吊兰喜湿润环境,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夏季浇水要充足,中午前后及傍晚还应往枝叶上喷水,以防叶干枯。室内常多灰尘,如吊兰上蒙尘较多,既影响其生长,又有损枝叶清新、鲜丽,所以要经常喷洗枝叶,保持枝叶艳亮美观。下部枯叶、黄叶要随时摘去,平时要保持正常湿度,不宜干燥,也不宜过湿。

    病虫害

    病虫害:蚧壳虫是影响吊兰美观的一种常见虫害,可以喷洒速蚧克等,或人工刮除。

    种植注意事项

    1、宜放置半荫环境,光线太暗或日照太强都会造成叶片枯尖。

    2、浇水应避免灌入株心,否则易造成嫩叶腐烂。

    3、冬季应保持盆偏干,盆土过于潮湿会诱发灰霉病而烂叶。

    4.急求“郑伯克段于鄢”的古文翻译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

    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

    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君子说。

    5.卢叔武的文言文翻译

    阳斐,字叔鸾,北平渔阳人也。

    [一]父藻,魏建德太守,赠幽州刺史。孝庄时,斐于西兖督护流民有功,赐爵方城伯。

    历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广平王开府中郎,修起居注。 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

    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梁人曰:"羊来已久,经贵朝迁革,李、卢亦诣宅相见,卿何致难?"斐曰:"柳下惠则可,吾不可。

    "梁主乃亲谓斐曰:"羊侃极愿相见,今二国和好,天下一家,安得复论彼此?"斐终辞焉。使还,除廷尉少卿。

    石济河溢,桥坏,斐修治之。又移津于白马,中河起石潬,两岸造关城,累年乃就。

    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关河形胜,欲因山即壑以为公家苑囿。遗斐书曰:"当谘大将军以足下为匠者。

    "斐答书拒曰:"当今殷忧启圣,运遭昌历。故大丞相天启霸功,再造太极;大将军光承先构,嗣绩丕显。

    国步始康,民劳未息。诚宜轻徭薄赋,勤恤民隐,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古之帝王亦有表山刊树,未足尽其意;下辇成宴,讵能穷其情。正足以靡天地之财用,剥生民之髓脑。

    是故孔子对叶公以来远,酬哀公以临民,所问虽同,所急异务故也。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乱以收□落网,而言无补于风规,祗足昭其愆戾也。

    " 寻转尚书右丞。天保初,除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

    以公事免,久之,除都水使者。显祖亲御六军,北攘突厥,仍诏斐监筑长城。

    作罢,行南谯州事,加通直散骑常侍,寿阳道行台左丞。迁散骑常侍,食陈留郡干。

    未几,除徐州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干明元年,征拜廷尉卿,迁□大将军,兼都官尚书,行太子少傅,徙殿中尚书,以本官监瀛州事。

    抗表致仕,优诏不许。顷之,拜仪同三司,食广阿县干。

    卒于位。赠使持节、都督北豫光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敬简。

    子师孝,中书舍人。 卢潜,范阳涿人也。

    祖尚之,魏济州刺史。父文符,通直侍郎。

    潜容貌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仪同贺拔胜辟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

    世宗引为大将军西合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机事强济,为世宗所知,言其终可大用。王思政见获于颍川,世宗重其才识。

    潜曾从容白世宗云:"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世宗谓左右曰:"我有卢潜,便是更得一王思政。"天保初,除中书舍人,以奏事忤旨免。

    寻除左民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会清河王岳将救江陵,特赦潜以为岳行台郎。

    还,迁中书侍郎,寻迁黄门侍郎。黄门郑子默奏言,潜从清河王南讨,清河王令潜说梁将侯瑱,大纳赂遗,还不奏闻。

    显祖杖潜一百,仍截其须,左迁魏尹丞。寻除司州别驾,出为江州刺史,所在有治方。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潜与琳为南讨经略。

    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二]与陈寇邻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之和。

    陈秦、谯二州刺史王奉国、[三]合州刺史周令珍前后入寇,潜辄破平之,以功加散骑常侍,食彭城郡干。迁合州刺史,左丞如故。

    又除行台尚书,寻授仪同三司。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

    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

    依所请。由是与琳有隙,更相表列。

    世祖追琳入京,除潜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 潜在淮南十三年,任总军民,大树风绩,甚为陈人所惮。

    陈主与其边将书云:"卢潜犹在寿阳,闻其何当还北,此虏不死,方为国患,卿宜深备之。"显祖初平淮南,给十年优复。

    年满之后,逮天统、武平中,征税烦杂。又高元海执政,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

    诸商胡负官责息者,宦者陈德信纵其妄注淮南富家,令州县征责。又□送突厥马数千疋于扬州管内,令土豪贵买之。

    钱直始入,便出□括江、淮间马,并送官□。由是百姓骚扰,切齿嗟怨。

    潜随事抚慰,兼行权略,故得宁靖。 武平三年,征为五兵尚书。

    扬州吏民以潜戒断酒肉,笃信释氏,大设僧会,以香华缘道,流涕送之。潜叹曰:"正恐不久复来耳。

    "至邺未几,陈将吴明彻渡江侵掠,复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尚书。五年,与王琳等同陷。

    [四]寻死建业,年五十七,其家购尸归葬。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兖州刺史。

    无子,以弟士邃子元孝为嗣。 士邃,字子淹,少为崔昂所知,昂云:"此昆季足为后生之俊,但恨其俱不读书耳。

    "历侍御史、司徒祭酒、尚书郎、邺县令、尚书左右丞、吏部郎中,出为中山太守,带定州长史。齐亡后卒。

    潜从祖兄怀仁,字子友,魏司徒司马道将之子。怀仁涉学有文辞,情性恬靖,常萧然有闲放之致。

    历太尉记室、弘农郡守,不之任,卜居陈留界。所著诗赋铭颂二万余言,又撰中表实录二十卷。

    怀仁有行检,善与人交,与琅邪王衍、陇西李寿之情好相得。曾语衍云:"昔太丘道广,许劭知而不顾;嵇生性惰,钟会过而绝言。

    吾处季、孟之间,去其泰甚。"衍以为然。

    武平末卒。 怀仁兄子庄之,少有名望。

    官历太子舍人、定州别驾、东平太守。武平中都水使者,。

    许武文言文翻译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