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的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小题1:D(3分)
小题2:⑴ (3分)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⑵(3分)等到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
小题3:(2分)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
小题4:(4分)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小题1:
试题分析:D中与例句均为“表结果”的连词。A中为“因为”,B为“表目的”的连词,C是介词“把”。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3:
试题分析: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2.文言文分粮救荒 阅读答案
《分粮救荒》
【原文】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骆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居无子,则统甚衰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之】,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
【题目】
1、解释括号内的词。
(1)【遂】使分施( )
(2)数问其【故】( )
(3)两狼之并驱如【故】( )
(4)诚如【是】( )
2、翻译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1)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
(2)乃自以私粟与之。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于是。(2)原因。(3)之前、以前。(4)这样、上文所说那样。
2、(1)士大夫(骆统)您的粮食不够,我怎么安心的让自己一个人吃饱呢?
(2)于是把自己储藏的粮食给了他(骆统)!
3、在一次粮食紧缺的时候骆统爱民如子,将粮食分给其他人,没有私藏!他姐姐知道后,被骆统感动,将自己的粮食拿了出来,贡献灾民!
4、要为官清廉,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贪污腐败,要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重。作为国家一份子,每一个公民都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做贡献!全社会要向好的人或事看齐,让社会更好发展!这对现代社会建设有很大借鉴!
参考:百度知道
/link?url=_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武德中,补博州助教。 补:补任
B、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 草:起草
C、周病消渴,弥年不瘳。 病:患病
D、时驾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敕:整治
【解析】
答案为D。敕:下令;命令。
10、下列句子分虽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D)
①为浚仪令崔贤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长安
②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
③补博助教,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
④周有机辨,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
⑤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解析】
答案为D。①说他被人侮辱,转到长安游仕。③说他每天只是喝酒,不把工作当回事。都与他的才能无关。
11、下列对原文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是(C)
A、马周不被尊重,主要是他性格豁达随意。他任博州助教时因每日饮酒,不以工作为重,屡次受到责怪。
B、使马周得以发挥才能的机遇是他离开家乡投奔到中郎将常何家,并替常何书写奏折,经常何推荐,得到唐太宗赏识。
C、贞观十五年后,马周频繁调职,官职有升有降。皇帝曾御笔题赠马周,以示朝廷对他的嘉奖。
D、马周机敏,善于分析处理问题,长于陈述奏章,不愿揭示君主过失以博取身后之名,有淡泊功名的节操。
【解析】
答案为C。贞观十五年后,马周先后担任许多职务,先是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职务,又兼任检校晋王府长史。后又升迁中书令。后又与高士廉、刘洎一起辅佐太子。又在本来官职之外兼任吏部尚书。后来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一直是不断升迁的,并没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