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字良器文言文翻译(《聊斋志异•雷曹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1.《聊斋志异•雷曹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聊斋志异·雷曹 蒲松龄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
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
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 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
操业半年,家资小泰。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
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 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
遂命主人割豚胁,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也。”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 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
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
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①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
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济。乐与归,寝处共之。
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雷声。
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
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
细视星箝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
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②,驾缦车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
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忽见乐,共怪之。
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时苦旱,乐接器排云,约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
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飗飗然③瞬息及地。
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 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注]①估舟:商船;②夭矫:屈伸自如的样子;③飗飗然:微风吹动的样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乐又益以兼人之馔 兼:超越 B.罪婴天谴 婴:遭受C.食则啖嚼无算 算:计算 D.约望故乡 约:约略【参考答案】A(兼:加倍)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分)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⑤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参考答案】C (①雷曹感谢乐云鹤让他吃了一顿饱饭;⑤是数十人所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夏平子谦虚好学,加上好友的帮助,文思才华大有长进。夏平子染病而死,乐云鹤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后来因生活日渐困难,于是他弃文经商。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就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海,自己虽未能参与行雨,但亲眼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景。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参考答案】C(A.乐云鹤谦虚好学;B.只说因罪遭到上天责罚,实情之后才说;D.乐云鹤参与行雨。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3分)答:像夏平子那样有文才,尚且平庸无所作为地死了,何况我呢!(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3分)答:你救了我的命,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货物都能失而复得呢?。
2.文言文《新唐书
李晟字良器,是洮州临潭县人,世代凭武艺做官,但职位都不超过偏将。
李晟年幼时,父亲去世,侍奉母亲很孝顺。他身高六尺,十八岁时,投奔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跟随他进攻吐蕃。
一个凶悍的吐蕃军头目登上城墙,杀伤了很多唐朝士兵,王忠嗣发怒,招募擅长射箭的士兵,李晟一箭射死了那吐蕃军头目,三军都欢呼振奋。王忠嗣抚摸着他的背说:“真是力敌万人的勇将啊!”凤翔节度使高升征召他,安排他任列将。
在叠州高当川攻击反叛的羌人,又在罕山打败了连狂羌,积累军功升为左羽林大将军。广德初年,进攻党项,立了功,封特进、试太常卿。
大历初年,李抱玉召李晟去任右将军。吐蕃侵犯灵州,抱玉交给他五千兵攻敌,李晟推辞说:“用强攻兵不够,用智取兵有余。”
于是请求带一千兵。由大震关向临洮进发,攻下定秦堡,活捉了吐蕃统帅慕容谷钟,敌人就撤了围灵州的军队。
李晟升任开府仪同三司,以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职位任泾原、四镇、北庭兵马使。马瞒与吐蕃在盐仓作战失败,李晟率巡哨兵救回马瞒,被朝廷封为合川郡王。
马瞒心里嫉忌李晟的武勇和谋略,让他回到京城,任右神策军都将。德宗刚做皇帝,吐蕃侵犯剑南,正逢崔宁没有回来,四川震动。
皇帝命令李晟带领神策军去救剑南。李晟翻越漏天,攻下飞越等三座城,渡过大渡河,杀敌千人,敌军逃走。
建中二年(781),魏博镇田悦反叛。李晟任神策军先锋,与河东马燧、昭羲李抱真合军进攻田悦,杀了杨朝光,李晟趁河水结冰越过氵名水,打败田悦;又在洹水交战,田悦被打得大败。
于是进兵攻打魏州。朝廷加封他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魏府左司马。
朱滔、王武俊在赵州围攻康日知,李抱真分出两千兵守卫邢州,马燧发怒,想收兵回去,李晟说:“我们三个元帅,奉皇帝的命令东讨叛贼,邢州与赵州相邻,现在叛贼攻打赵州,这样邢州很快也不得安宁,李公分兵守卫,也不算错,您怎么就急着退兵呢?”马燧醒悟,高兴地到抱真的营垒,与他重归于好,李晟建议说:“进军定州,与张孝忠合兵一处,攻打范阳,那么王武俊等人就会放弃赵州。”皇帝认为他有雄心,封他为御史大夫,又令神策军的莫仁擢等三位将军归他统领。
李晟从魏州领兵向北进攻,王武俊果然撤了赵州的围兵退走。李晟在赵州休整三天,与张孝忠军联合起来,向北进攻恒州,在清苑围困了朱滔的部将郑景济,李晟决河水灌城。
田悦、王武俊领兵在白楼作战,张孝忠的部队用竹索拉船,李晟带步兵和骑兵打败了田悦、王武俊,清苑更加危急。朱滔、王武俊非常害怕,发动全部兵力救援,围困了李晟的部队。
李晟对内攻击景济,对外又抵抗朱滔等人的攻击,从正月到五月还不能解围。恰巧李晟病得厉害,不能起床,军中共同计议,领兵回定州,叛军不敢追击。
李晟病痊愈后,准备再次进兵,逢皇帝到奉天避乱,又下诏书令李晟即日起兵勤王。但张孝忠的部队夹在两支叛军之间,李晟的部队是他的重要依靠,多次劝阻李晟不要向西进兵,李晟对大家说:“皇帝流亡,臣子当百死一生去救驾,义武想阻止我,我准备留下儿子做人质。”
于是为儿子李凭向张孝忠约婚,并赠送良马。张孝忠有一亲信将领参见李晟,李晟解下自己的玉带送给他,让他去告诉孝忠。
于是李晟才得率部越过飞狐口,驻军代州。朝廷下诏书封李晟为神策军行营节度使,进兵到渭北,在东渭桥建营垒,部队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
当时刘德信从扈间战败逃回,也驻军渭南,部队喧闹没有纪律,德信进营参见李晟,李晟责问他战败的原因,杀了他,带几个骑兵到德信的营垒慰劳他的军队,没有人敢妄动。李晟兼并了刘德信的部队后,士气更加振奋。
当时朔方镇的李怀光正驻军咸阳,不想让李晟去独当一面,请求皇帝与李晟合兵一处。朝廷命令李晟移营,李晟于是领兵向陈涛斜进发,与李怀光营垒连在一起。
李晟每次与敌军作战,必定穿锦绣皮袍,戴绣花帽子,显露自己,在战阵前观察战况,指挥作战。李怀光看见了,不喜欢他这样做,教训他说“:主帅必须稳重,怎能暴露自己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呢?”李晟说:“我原先在泾原,敌人士兵都很怕我,想让他们看见我,乱他们的军心。”
怀光不高兴。迟迟不肯进兵,怀有异心。
李晟派使者秘密地劝怀光说“:叛军占领了京城,皇帝流亡在外,您应该很快进兵,李晟虽然不成材,但愿意为您打先锋,战死不后悔。”李怀光不采纳。
每逢大军到了都城下,李怀光的部队就掳掠财物,李晟部队纪律严明。李怀光令把掳掠的财物送给他,李晟又推辞说不敢收。
怀光阴谋搞垮他的部队,就向皇帝报告说“:神策兵给养赏赐比地方部队优厚,现在叛逆没有剿平,军队待遇不能不同。况且众官兵都这样看,我没有办法解释,请陛下裁决。”
李怀光想让李晟自己削减军饷,那么官兵就会怨恨,就容易出乱子。皇帝商议,各路部队与神策军待遇相同,财力将不足,派翰林学士陆贽到怀光军营下诏书,令他与李晟商议一个妥善的办法。
李怀光说“:军饷和赏赐不平等,军队怎么打仗?”陆贽多次目视李晟,李晟说:“您是元帅,军政事务可以全权处置,李晟我只领一支部队,听从您的命令,您要增加或减少谁。
3.翻译《新唐书.李晟列传》
李晟字良器,是洮州临潭县人,世代凭武艺做官,但职位都不超过偏将。
李晟年幼时,父亲去世,侍奉母亲很孝顺。 他身高六尺,十八岁时,投奔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跟随他进攻吐蕃。
一个凶悍的吐蕃军头目登上城墙,杀伤了很多唐朝士兵,王忠嗣发怒,招募擅长射箭的士兵,李晟一箭射死了那吐蕃军头目,三军都欢呼振奋。王忠嗣抚摸着他的背说:“真是力敌万人的勇将啊!”凤翔节度使高升征召他,安排他任列将。
在叠州高当川攻击反叛的羌人,又在罕山打败了连狂羌,积累军功升为左羽林大将军。 广德初年,进攻党项,立了功,封特进、试太常卿。
大历初年,李抱玉召李晟去任右将军。吐蕃侵犯灵州,抱玉交给他五千兵攻敌,李晟推辞说:“用强攻兵不够,用智取兵有余。”
于是请求带一千兵。由大震关向临洮进发,攻下定秦堡,活捉了吐蕃统帅慕容谷钟,敌人就撤了围灵州的军队。
李晟升任开府仪同三司,以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职位任泾原、四镇、北庭兵马使。马瞒与吐蕃在盐仓作战失败,李晟率巡哨兵救回马瞒,被朝廷封为合川郡王。
马瞒心里嫉忌李晟的武勇和谋略,让他回到京城,任右神策军都将。德宗刚做皇帝,吐蕃侵犯剑南,正逢崔宁没有回来,四川震动。
皇帝命令李晟带领神策军去救剑南。李晟翻越漏天,攻下飞越等三座城,渡过大渡河,杀敌千人,敌军逃走。
建中二年(781),魏博镇田悦反叛。 李晟任神策军先锋,与河东马燧、昭羲李抱真合军进攻田悦,杀了杨朝光,李晟趁河水结冰越过氵名水,打败田悦;又在洹水交战,田悦被打得大败。
于是进兵攻打魏州。朝廷加封他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魏府左司马。
朱滔、王武俊在赵州围攻康日知,李抱真分出两千兵守卫邢州,马燧发怒,想收兵回去,李晟说:“我们三个元帅,奉皇帝的命令东讨叛贼,邢州与赵州相邻,现在叛贼攻打赵州,这样邢州很快也不得安宁,李公分兵守卫,也不算错,您怎么就急着退兵呢?”马燧醒悟,高兴地到抱真的营垒,与他重归于好,李晟建议说:“进军定州,与张孝忠合兵一处,攻打范阳,那么王武俊等人就会放弃赵州。”皇帝认为他有雄心,封他为御史大夫,又令神策军的莫仁擢等三位将军归他统领。
李晟从魏州领兵向北进攻,王武俊果然撤了赵州的围兵退走。李晟在赵州休整三天,与张孝忠军联合起来,向北进攻恒州,在清苑围困了朱滔的部将郑景济,李晟决河水灌城。
田悦、王武俊领兵在白楼作战,张孝忠的部队用竹索拉船,李晟带步兵和骑兵打败了田悦、王武俊,清苑更加危急。朱滔、王武俊非常害怕,发动全部兵力救援,围困了李晟的部队。
李晟对内攻击景济,对外又抵抗朱滔等人的攻击,从正月到五月还不能解围。恰巧李晟病得厉害,不能起床,军中共同计议,领兵回定州,叛军不敢追击。
李晟病痊愈后,准备再次进兵,逢皇帝到奉天避乱,又下诏书令李晟即日起兵勤王。但张孝忠的部队夹在两支叛军之间,李晟的部队是他的重要依靠,多次劝阻李晟不要向西进兵,李晟对大家说:“皇帝流亡,臣子当百死一生去救驾,义武想阻止我,我准备留下儿子做人质。”
于是为儿子李凭向张孝忠约婚,并赠送良马。张孝忠有一亲信将领参见李晟,李晟解下自己的玉带送给他,让他去告诉孝忠。
于是李晟才得率部越过飞狐口,驻军代州。朝廷下诏书封李晟为神策军行营节度使,进兵到渭北,在东渭桥建营垒,部队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
当时刘德信从扈间战败逃回,也驻军渭南,部队喧闹没有纪律,德信进营参见李晟,李晟责问他战败的原因,杀了他,带几个骑兵到德信的营垒慰劳他的军队,没有人敢妄动。李晟兼并了刘德信的部队后,士气更加振奋。
当时朔方镇的李怀光正驻军咸阳,不想让李晟去独当一面,请求皇帝与李晟合兵一处。朝廷命令李晟移营,李晟于是领兵向陈涛斜进发,与李怀光营垒连在一起。
李晟每次与敌军作战,必定穿锦绣皮袍,戴绣花帽子,显露自己,在战阵前观察战况,指挥作战。李怀光看见了,不喜欢他这样做,教训他说“:主帅必须稳重,怎能暴露自己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呢?”李晟说:“我原先在泾原,敌人士兵都很怕我,想让他们看见我,乱他们的军心。”
怀光不高兴。迟迟不肯进兵,怀有异心。
李晟派使者秘密地劝怀光说“:叛军占领了京城,皇帝流亡在外,您应该很快进兵,李晟虽然不成材,但愿意为您打先锋,战死不后悔。”李怀光不采纳。
每逢大军到了都城下,李怀光的部队就掳掠财物,李晟部队纪律严明。李怀光令把掳掠的财物送给他,李晟又推辞说不敢收。
怀光阴谋搞垮他的部队,就向皇帝报告说“:神策兵给养赏赐比地方部队优厚,现在叛逆没有剿平,军队待遇不能不同。况且众官兵都这样看,我没有办法解释,请陛下裁决。”
李怀光想让李晟自己削减军饷,那么官兵就会怨恨,就容易出乱子。皇帝商议,各路部队与神策军待遇相同,财力将不足,派翰林学士陆贽到怀光军营下诏书,令他与李晟商议一个妥善的办法。
李怀光说“:军饷和赏赐不平等,军队怎么打仗?”陆贽多次目视李晟,李晟说:“您是元帅,军政事务可以全权处置,李晟我只领一支部队,听从您的命令,您要增加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