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志吴书节选文言文(三国志吴书部分翻译)

    1.三国志 吴书 部分翻译

    吕蒙字叫子明,是汝南富坡人.少年时候到了南方,依靠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部下,几次去征讨山越(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吕蒙当时才十五六岁,偷偷的跟着邓当去杀贼,邓当看见后大吃一惊,责骂斥责他,但是还是不能禁止.所以回去后告诉了吕蒙的母亲,吕蒙的母亲非常气愤,想责罚他,但是吕蒙却说:"我们穷苦的生活很难过,杀贼有功,富贵就来了.况且不深入虎穴,怎么能得到虎子?吕蒙的母亲虽然很伤心,但是还是答应了.

    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事务时,邓当去陆口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传闻鲁肃曾对邓当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鲁肃随即去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中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做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吕蒙结为朋友,告别而去。

    2.《三国志 吴书十》翻译及原文黄盖志公覆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

    吴书曰:故南阳太守黄子廉(按《黄氏世系》,子廉名守亮,南阳黄氏先祖,配张氏)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按《黄氏世系》,盖父名安字孚仁,黄香第五子黄瓒之长子,黄瓒迁于零陵,为零陵黄氏先祖)迁于零陵,遂家焉。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馀间,学书疏,讲兵事。

    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

    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

    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谬误。

    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布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

    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

    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

    遂杀之。县中震栗。

    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

    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吴书曰: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

    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

    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

    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

    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

    吴书曰: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人。

    起初做郡里的小官,后被推荐为孝廉,被公府征召。孙坚组织义军,黄盖跟随他。

    孙坚在南部打败了山贼,在北部击退了董卓,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孙坚逝世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披甲与敌交兵,冒死攻城掠地。

    山越诸部族不愿归服孙吴, 有贼寇作乱的郡县, 就职命黄盖为那里的地方行政长官。石城县的官吏,特别难以督察驾驭,黄盖便任命了两个掾吏(副官),辨别主管各部门。

    他教诲说:“我这位县令没有什么才德,只是凭武功得官,不是凭文官(的才干)而著称。如今贼寇还未平定,而我常有行军打仗的任务,把公文处置的事务全部拜托给你们两位,你们该当监视管理好各个部门,纠正揭露他们的错误。

    你们在本职范围内,处置公务,签署公文。假如有奸诈诈骗的行为,我最终不只会加以鞭抽杖击的处分,你们应各自尽心尽力,不要成为众人中先犯错之人。”

    刚开端那两个掾吏都畏惧黄盖的威严,早晚谨守其职。一朝一夕,掾吏们由于黄盖不看文书,渐渐纵容了一些事情。

    黄盖也不满他们的涣散懒散,不时有所察觉,掌握了两个掾吏不安分守己的几件事。于是把县内一切官吏请来,设酒宴款待,乘机拿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责问。

    两个掾史无话可说,都叩头认罪。黄盖说:“以前已经劝诫过你们,最终不只会用鞭抽杖击来惩罚你们,这不是骗你们的。”

    于是就把两个掾吏杀了。全县官吏大为震惊,恐惧不安。

    后来黄盖转任春谷县、寻阳县县令。但凡他所任职过的九个县,都安全波动。

    后来又升任丹杨都尉,黄盖抑制豪强,扶助贫弱,山越都诚心归附。黄盖表面坚毅严肃,擅长关怀照顾下属,每次收兵作战,兵士都奋勇争先。

    建安年间,黄盖跟随周瑜在赤壁抵挡曹操,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相关文字记载在《周瑜传》中。黄盖被任命为武锋中郎将。

    武陵郡的蛮夷造叛变乱,攻击城邑,(孙权)于是任命黄盖兼任武陵太守。事先武陵郡的兵员仅五百人,自以为抵不住敌人的强攻,于是翻开城门,让叛军人马进入一半后,才忽然袭击他们,斩杀敌人几百个,其他的都逃走了,全部回到各自的村落。

    黄盖诛杀了叛军的领袖,跟随的人都予以赦免。从春天到夏天,叛乱全部平定,各个僻远的地方如巴、醴、由、诞的邑侯君长,都改动节操,捧着礼物前来恳求接见,于是武陵郡境内便清安全定了。

    后来长沙郡益阳县遭到山寇攻击,黄盖又去平定征伐。被加封为偏将军,最后病死在官任上。

    黄盖任职处置事情果断,做事从不拖延,吴国人都思念他。等到孙权登基,追认评定黄盖的功劳,赐给他的儿子黄柄关内侯的爵位。

    文言文,节选,三国志吴书

    3.《三国志.吴书.吴粲传》翻译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县人。吴书记载说:吾粲生下来才几岁,孤城有位老妇人看见他,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有卿相的风骨。”孙河任乌程县县长时,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孙河为吾粲的气概感到惊奇。孙河后来做将军,可以自己选拔辖区内的地方官吏,便上表朝廷,奏请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后升为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吾粲虽说出身寒微,却与同郡陆逊、卜静等人地位声望一样高。孙权任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县令,后回来在孙权身边任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吾粲与吕范、贺齐等人一道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魏国将领曹休。正好遇到天刮大风,各船的缆绳都被吹断,船只有的漂到岸边,被魏军俘获,有的翻倒沉没。那些还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其他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倾覆沉没,都用戈矛撞击水中兵卒,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与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左右将士认为船只超载定会沉没,吾粲说:“船沉了,我们就应一起去死!别人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吾粲与黄渊救活的有一百多人。

    回来后,吾粲升任会稽太守,征召隐士谢谭为功曹,谢谭以身体有病为托词不肯赴任,吾粲开导说:“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而成为神灵,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被人所贵重,你为什么一定要隐身藏迹于天外,潜伏鳞甲于深渊呢?”之后屡次前往邀请,谢谭终于愉快地同他谋事。吾粲招募组合人马,被任命为昭义中郎将,与吕岱一起讨伐平定了山越,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升迁为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遇两宫事变,孙权想废掉太子孙和,然后立鲁王孙霸为太子,朝中官员各自支持一方。吾粲仗义执言,阐明嫡庶之分,违背孙权的想法,要让鲁王孙霸出朝驻守夏口,遣送孙霸同党杨竺不得让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将朝廷纷争的情况告诉陆逊,陆逊当时驻守在武昌,接连上表谏诤。吾粲因此被孙霸、杨竺等人进谗言陷害,被逮捕入狱处死。陈寿评论说:吾粲遭遇厄难,因为正直而丧身,可悲啊!

    4.《三国志·吴书十》文言文翻译

    甘宁的儿子厨下儿曾犯了过错,投奔了吕蒙。

    吕蒙怕甘宁杀害他,所以也不送还。后来甘宁带着礼物拜访吕蒙的母亲,这才将那个人送还了甘宁。

    甘宁答应吕蒙不杀他。一会儿回了船,吕蒙将他绑缚在桑树上,亲自挽弓射杀了他。

    完事后,解衣躺在船中。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

    甘宁听说后,故意高卧不起。吕蒙的母亲赤脚步行出面劝谏吕蒙说:“吴王待你如亲骨肉,托付给你大事,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攻击甘宁呢?甘宁死的日子,纵然吴王不问罪,你作为臣下也是违犯法律。”

    吕蒙素来孝顺,听了母亲的话,就豁然释怀(不再追究),亲自到甘宁船上,笑着招呼甘宁说:“兴霸,老母亲做好了饭等你去吃,赶快上岸走吧!”甘宁涕泪俱下哽咽着说:“我辜负了您啊!”与吕蒙一起回去见母亲,欢欢喜喜地宴饮终日。

    5.《三国志·吴书·陆绩转》文言文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

    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

    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

    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虞翻旧齿名盛,庞统荆州令士,年亦差长,皆与绩友善。

    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绩既有躄疾,又意在儒雅,非其志也。

    虽有军事,着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豫自知亡日,乃为辞曰:“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呜呼悲隔!”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

    年三十二卒。长子宏,会稽南部都尉,次子睿,长水校尉。

    三国志吴书节选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