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吏王旦传文言文答案(宋史王旦传译文)

    1.宋史王旦传 译文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迁通判郑州。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契丹犯边,从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宫禁火灾,旦驰入。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己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天禧初,进位太保。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一日,帝曰:“朕方以大事托卿,而卿疾如此。卿万一有不讳,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谁乎?”旦曰:“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择之。”再三问,不对。因曰:“试以卿意言之。”旦强起举笏曰:“以臣之愚,莫如寇准。”帝曰:“准性刚褊,卿更思其次。”旦曰:”他人,臣所不知也。臣病困,不能久侍。”遂辞退。后旦没岁余,竟用准为相。?????????????????? (选自《宋史 王旦传》)

    参考译文: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任郑州通判。上表请求普天兴建常平仓,以杜塞兼并的途径。真宗即位,王旦被授予中书舍人的职务。皇帝一向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曾经上奏后退下,皇帝目送着他说:“帮助我达到太平的,一定是这个人啊。”过了一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契丹入侵,王旦跟随皇帝出征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忽然得了急病,真宗命令王旦急速返回东京代理留守事务。临行之时王旦对皇帝说:“请求召见寇准,臣有话要说。”寇准被叫来后,王旦说:“倘若十天之内我还没有接到前线捷报,那时应当怎么办?”真宗沉默了很久,说:“那你就立皇太子好了。”王旦返回京师后,直入宫禁,严令任何人不得走漏消息。等到皇帝班师回朝,王旦的子弟、亲属还赶到郊外去迎接王旦,忽听背后人喊马叫,吃惊地回头一看,竟然是王旦,才知道原来他早已回京了。

    有一次,宫内发生火灾,王旦闻讯后,立即奔赴现场察看。皇帝很伤感地对王旦说:“两朝的积蓄,我从来不敢任意花费,这一回被一场火灾全烧光了,实在太可惜了!”王旦回答说:“陛下富有天下,损失了一些资财,不必过分忧虑;所最应忧虑的,乃是政令或有不明,赏罚或有不当。我凑数当了宰相,天降如此灾殃,我有责任,应当罢免。”随即上表请求治他的罪。皇帝也表示天降灾殃应由皇帝承担责任,下了罪己诏,并要求朝廷内外臣民多提意见,议论朝政。后来有人说,火灾是由荣王宫失火延烧进来的,并非天灾,请求将有关人员逮捕治罪,应处死的达百余人之多。王旦为此独自奏禀皇帝说:“火灾发生后,陛下已经下了罪己诏,大臣们也都上了奏章承担责任。现在却又要归罪于别人,如何能显示守信?况且火灾的缘起虽然有个过程,既然蔓延到宫里来了,怎能说就不是天灾呢?”有关人员全都得到赦免。

    天禧初年,进位太保。寇准多次诋毁王旦,王旦却一直称赞寇准。一日,皇帝问他:“我将把大事托付给你,而你却病得这样。你的病万一好不了,让我把天下事托付给谁呢?”王旦说:“知臣莫若君,英明的君主自然能选择良臣。”再三问他,也不发表意见。皇帝于是说:“你尽管随便说说好了。”王旦振作精神举起朝笏回答说:“依臣愚见,莫如寇准。”皇帝说:“寇准为人,性格过于刚烈褊狭了,你再说说别的人吧。”王旦说:“对别的人是否有谁能胜任宰相,我实在不太了解。我病重困乏,不能过久陪侍皇帝。”于是就告退了。后来王旦死后一年多,最终任用寇准为相。

    2.选自《宋史.王旦传》宽容雅量文言文翻译

    王旦,自幼沉静好学,其父王祜曾说:“此子将来必定官至三公宰相。”宋太宗时中举进士,起初任平江知县,当时县府内传说常闹怪物,不得安宁,王旦将到任前一夜,看守官听到群鬼在大声呼叫说:“宰相公要来了,我们应该避开离去了。”于是怪物从此绝迹。

    宋真宗时王旦累升知枢密院,又任宰相,进封太保。受朝廷重用,居相位最久,凡事不固执己见,受人毁谤不与计较,军国大事都参与决策,常为国家荐引贤才,却不让其人知道。

    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后来寇准终于不负王旦,成为宋朝贤相。

    当时有位卢某,深夜送黄金百两来求王旦提拔为江淮盐运使,王旦正色推辞说:“你的才能,不可担当这个职务,我那敢私受贿赂而废弃公道呢?”卢某惭愧而退,便整天焚香咒诅王旦快死,有一天晚上,卢某梦见神明呵叱他说:“王公尽心于国家,你竟然心存恶念,要他快死,上天将要惩罚你了。”卢某惊醒,汗流全身,经过几天就去世了。

    薛奎初任江淮运使,将赴任前,来向王旦辞行,王旦不谈其他,只说:“东南地方,民生非常困苦啊…”奎退出后说:“听宰相的话,可见他时刻都在关怀百姓啊!”

    王旦居家,未曾发过脾气,家人要试他,在他食用的肉羹内,投入尘灰,王旦只吃饭而已,家人问他何以不吃肉羹,旦说:“偶尔不想吃肉。”其后连饭也将它弄脏,王旦也不责问只说:“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弄些稀饭来”。家中不购置田宅,说:“子孙应当自立,何必田宅,田宅会让子孙因争财而作出不义之事呢!”临终时召集子弟到跟前咐嘱说:“我们家世清白,不要遗忘往日槐庭阴德,今后大家应当守持勤俭朴素的美德,共同保持我王家的门楣。我死后,可为我削发,披穿缁衣,依照僧道例殓葬即可”。说完便瞑目而逝。真宗临丧哀恸。追赠为尚书令魏国公,赐谥号文正。

    按;王公当国,公忠体国,正直无私,举荐贤能,不使其人自知,容人所不能容之度,行人所不能行之事。至于居家,尘灰污其羹饭,也不动嗔心,当其临终犹不忘教诲子弟俭素持家,勤修阴德。观此数事,非圣贤胸怀,何能如此。宜其一生恩宠无比,人民钦敬,鬼神护持,生荣死哀。所谓世间大福德之人,必有过人之德量,由此可以证实。

    王旦出生。因其生于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王旦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皆偏,喉部有突起,华山老道预言其有异人相,“日后必大贵”。

    文言文,答案,宋吏王旦传

    3.《王旦》文言文及其翻译

    寇准数短(王)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

    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

    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

    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招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

    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

    准深憾之。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者。准愧叹,以为不可及。

    准在藩镇,生辰,造山棚大宴,又服用僭侈,为人所奏。帝怒,谓旦曰:“寇准每事欲效朕,可乎?”旦徐对曰:“准诚贤能,无如呆何!”真宗意遂解,曰:“然,此正是呆尔。”

    遂不问…… 旦为相,宾客满堂,无敢以私请。察可与言及素知名者,数月后,召与语,询访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献之。

    观才之所长,密籍其名,其人复来,不见也。……旦任事久,人有谤之者,辄引咎不辩;至人有过失,虽人主甚怒,可辩者辩之,必得而后已。

    3.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

    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

    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

    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寇准担任镇守一方要职中,在过生日时,建造山棚举办盛大宴会,服装用品奢侈且超过规格,被别人奏报。

    皇帝发怒,对王旦说:“寇准办事按皇帝的规格,可以这样吗?”王旦慢慢地回答说:“寇准确实有德有才能,不会如此无知!”真宗皇帝随即明白,说道:“我知道了,这正是他的无知。”就不再过问此事…… 王旦担任丞相职务,接触很多人,从不以私利结交。

    观察可以交谈的和以前就了解的,几个月以后,召见与之交谈,咨询访问各处利益和危害之处,或者让他们以书面形式呈报上来。发现他们的长处,悄悄地记下他们的姓名,如果其中有人再来求见,不须见面就能处理了。

    ……王旦处理政事时间久长,有人非议,则立即寻找错失而并不推诿辩解;如果别人出现过失,即使皇帝很发怒,能够解释就解释,尽最大的努力才罢休。

    宋吏王旦传文言文答案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