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泉州中考文言文范围(泉州市中考文言文要求篇目有哪些)

    1.泉州市中考文言文要求篇目有哪些

    以下是需要背诵篇目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

    《水调歌头》

    《游山西村》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 秋思》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

    *以下篇目虽然不需要背诵,但是在考试篇目内

    1.孔子语录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曹刿论战

    4.鱼我所欲也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北京中考文言文范围,安徽省中考文言文范围,中考语文文言文范围

    2.2013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北京市中考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试的要求:(1)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2)了解句意,能将文言文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1、2识记能力3、理解概括能力《北京市中考说明》文言文篇目偏重写人:1.《曹刿论战》2.《扁鹊见蔡桓公》3.《邹忌讽齐王纳谏》4.《陈涉世家》(10年)偏重写事:5.《桃花源记》(07年)6.《记承天寺夜游》7.《送东阳马生序》偏重写景:8.《岳阳楼记》(08年)9.《小石潭记》10.《醉翁亭记》11.《三峡》偏重议论: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09年)13.《鱼我所欲也》14.《读〈孟尝君传〉》15.《陋室铭》16.《出师表 》(写事议论)2013年增加了:增加了《祖逖》(京版)\《核舟记》(人教版、苏教版、开明版)识记—词语、句子翻译1.准确掌握《中考说明》规定的 16篇文言文的翻译,尤其是一些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重点的句子(倒装、被动、省略、判断句等)2.重点词语分类总结,借助类型、用法的理解,记忆正确释义。识记能力准确翻译词语句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词语翻译(一)通假字:孰视之:孰,同“熟”,仔细。

    (二)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古: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 古:近侍,近臣。

    3.明日,徐公来明日 古:第二天。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 古:批评议论。

    (三)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2.朝服衣冠——朝:在早晨。

    服:穿戴。3.私我也——私:偏爱。

    4.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5.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6.吾妻之美我者——美: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四)其他重要实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谏,接受规劝。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3.窥镜:照镜子。4.旦日:明天。

    这里指第二天。5.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远远地不如。

    6.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7.谤讥于市朝:谤,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讽刺。市朝,公共场合。

    8.时时:不时,有时候。9.间进:偶尔进谏。

    间,间或、偶尔。10.期年:满一年。

    句子翻译(一)特殊句式: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译文: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

    (二)其他重要语句翻译。1.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孰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3.又弗如远甚:又远远地不如。

    4.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

    5.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6.皆朝于齐: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理解概括能力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

    理解、概括的各种方法与现代文阅读相同。写了什么:内容概括(人事景物情)为什么写:中心理解(情思理)怎样写的:写法特色(各种写作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写了什么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从妻、妾、客的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除蔽纳谏——进谏的内容。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类比推理,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来讽谏齐王,收到很好效果。1.邹忌比美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2.威王受蔽宫妇左右→私王朝廷大臣→畏王四境之内→求王威王除蔽及效果→国际效果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问:“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了什么?“门庭若市” 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时时而间。

    2013泉州中考文言文范围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