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并走》阅读答案及翻译

    二人并走
    原文
    (前秦苻融任冀州牧)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盖辩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辨之明矣。

    阅读练习
    1、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2、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路人为逐擒之
    (2)莫知其孰是
    (3)此易知耳
    (4)融正色谓后出者曰
    (5)必不被捻 _

    参考答案
    1. 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言府那里去。
    2. 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3.(1)追赶;
    (2)谁;
    (3)分辨清楚;
    (4)表情严肃的样子;
    (5)同“撵”,捉住。


    参考译文
    (前秦苻融任冀州的行政长官)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抢劫,拉长声音喊“有贼”,一个路人追赶上去为老妇人捉住强盗。强盗反咬一口诬陷路人,这时天色已经昏黑,没有人知道其中哪个是强盗,于是就把他们都押送到官府。

    苻融见到他们后笑着说:“这个容易知道,可以让两个人一齐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不是强盗。”二人先后出凤阳门,随即回到公堂,苻融神色庄重地问后跑出凤阳门的人:“你是真的强盗,为什么要诬陷别人呢?”强盗终于认罪了。原来因为强盗如果擅长奔跑,必然不会被路人捉住,因此知道不擅长奔跑的那个人是强盗。


    注释:
    选自《晋书》。并走:一起跑。走: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
    前秦苻(fǔ)融为冀(jì)州牧:前秦苻融任冀州的行政长官。前秦,晋朝末年氐(dǐ)族人在中国北部建立的秦国。冀州,在现在的河北省一带。牧,州的行政长官。
    姥(mù):年长的妇人。
    喝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为:替。
    逐:追赶,追逐。
    融:人名,指苻融。
    擒:捉住。
    莫:没有人。
    其:他们。
    孰是:哪一个是(贼)。
    乃:于是。
    俱:一起。
    送之:送:被送。之:到。
    并:一起。
    走:跑。
    非:不是。
    既:已经。
    还:回来。
    正色:板着面孔,态度严肃。
    汝:你。
    何诬人乎: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
    遂:于是,就
    以:凭着。
    若:如果。
    易:容易。
    入:进入。


    推理
    如果强盗跑得快,必然不会被路人捉住。所以强盗一定跑得慢些。
    本文赞扬了苻融的机智,善于断案。

    道理
    对于表面复杂的问题,只要抓住关键环节,让事实说话。要善于察言观色,细致全面地分析情形,抓住关键问题。对于细节,做出判断。
    * 二人并走原文(前秦苻融任冀州牧)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