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轲刺秦王》阅读练习答案

    荆轲刺秦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        )
    2. 今日往而不反者(        )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4. 秦王还柱而走(        )
    5. 卒起不意(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 古义:
    2.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今义:鼻涕  古义:
    3.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古义:
    4. 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古义:
    5. 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古义:
    6. 秦王还柱而走 今义:步行  古义:
    7. 诸郎中执兵 今义:中医医生  古义:
    8.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今义:垂手拿着  古义:
    9. 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古义:
    10. 左右既前,斩荆轲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见
    图穷而匕首见(        )
    未得与项羽相见(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2. 谢
    前为谢曰(        )
    多谢后世人(        )
    乃谢客就车(        )
    阿母谢媒人(        )
    3. 假
    愿大王少假借之(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假舆马者(        )
    4. 封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又欲肆其西封(        )
    既东封郑(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2. 函封之(        )

    3. 发尽上指冠(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2.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

    3.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4. 群臣侍殿上者。(        )

    5. 嘉为先言于秦王。(        )

    6. 燕王拜送于庭。(        )

    7.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8.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参考答案
    一、1. “说”通“悦”;2. “反”通“返”;3. “振”通“震”;4. “还”通“环”;5. “卒”通“猝”。
    二、1. 走投无路;2. 眼泪;3. 袒露一只臂膀;4. 礼品;5. 宽容、原谅;6. 跑;7. 宫廷的侍卫;8. 掷击;9. 大腿;10. 近臣。
    三、1. 显露/会见/表被动;2. 道歉/告诫/辞别/拒绝;3. 宽容、原谅/借给/借助;4. 封装/疆界/使……成为疆界。
    四、1. 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2. 函,名词做状语,用匣子;3.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五、1. 判断句 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2. “与”后省略“之” 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3. 定语后置句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4. 定语后置句 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们。
    5. 状语后置句 蒙嘉先替荆轲在秦王面前进言。
    6. 状语后置句 燕王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
    7. 被动句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为奴。
    8. 被动句 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可以消除了。
    * 荆轲刺秦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2.今日往而不反者(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秦王还柱而走(        )5.卒起不意(        )二、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