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芮伯献马贾祸 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芮伯献马贾祸
    出处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
    原文
    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①师伐戎②,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③之。王欲无厌④,而多信人之言。今以⑤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⑥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⑦也。”弗听,⑧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⑨诸王,曰:“伯也隐。”王怒⑩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⑩①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注释
    ①帅:通“率”,统帅。
    ②戎:中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
    ③捐:抛弃,舍弃。
    ④厌:满足。
    ⑤以:在……时候 。
    ⑥晓:嚷叫。
    ⑦贾(gǔ)祸:招引祸患。贾:招致。
    ⑧卒:最终,终于。
    ⑨谮:诬陷,中伤。
    ⑩逐:赶走,放逐。
    ⑩①渎货:贪财货。渎:通“黩”,贪污。

    参考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
    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
    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文言知识:
    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伯”。上文芮伯,看来是老大。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则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月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帅_________②捐__________③厌__________
    ④卒_________⑤逐_________
    2.理解:
           ①“将以献于王”中省略了介词宾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荣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宾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以文学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
    ①子无以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贾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遂谮诸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
    2.①以[之]献于王;②使[人]求焉。
    3.①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

    4.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王欲无厌(        )                 ②是贾祸也(          )
    ③卒献之            (        )       ④遂谮诸王  (          )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例句:今以师归而献马焉
    A.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    B.则弛然而卧    C.而乐亦无穷也  D.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5.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2分)
    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4分)
    (1)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7.故事的结尾芮伯被逐,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4567题参考答案:
    4、(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2)C (例句中的“而”是顺接连词,A、D中“而”是转接连词,B中为修饰连词。)
    5.周 厉 王\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
    6.(1)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况且大丈夫(好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7.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咎由自取。因为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诱导厉王之贪欲,可见他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 派 
    ②王欲无 满足
    贾祸也 这 
    ④卒献之 最终,终于 

    ①句意:周厉王派芮作统帅军队讨伐戎.使:派
    ②句意:大王贪欲无厌.厌:满足
    ③句意: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是:这
    ④句意: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卒:最终,终于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子无以应之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尔知王之货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芮伯之罪也
    (A.的;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C.代词,代它;D.的.故选:C)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芮伯)得到一匹好马,想把(它)献给周厉王. 
    ②芮伯之罪也。 (这)是芮伯的过错.
    (4)芮伯最终被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因为他不善于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
    * 芮伯献马贾祸出处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原文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①师伐戎②,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③之。王欲无厌④,而多信人之言。今以⑤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⑥于王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