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长》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更新时间: 2025-07-15 14:03:00
    梦长随永漏,吟苦杂疏锺。
    动盖荷风劲,沾裳菊露浓。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梦长》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梦长》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梦长随永漏,
    吟苦杂疏锺。
    动盖荷风劲,
    沾裳菊露浓。

    中文译文:
    梦境漫长,随着时间的流逝,
    苦涩的吟唱杂乱无章。
    荷叶在风中翻动,凛冽有力,
    裳衣沾满浓郁的菊花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梦长》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创作的作品。诗中以梦为主题,表达了梦境的长久和苦涩之感,同时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诗的第一句“梦长随永漏”,通过运用“梦长”一词表达了梦境的延续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延伸。这种漫长的梦境给人一种无尽的感觉,暗示作者的内心体验。

    接下来的一句“吟苦杂疏锺”描绘了作者在梦中的吟唱,表现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纷乱。吟唱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杂乱的吟唱声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和纷乱。

    第三句“动盖荷风劲”,通过描写荷叶在风中翻动,表达了风劲荷摇的景象。这里的动态意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不安。

    最后一句“沾裳菊露浓”,以菊花露沾湿裳衣为意象,描绘了深秋菊花的浓郁和湿润。这里的菊花露代表着秋天的湿气,同时也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通过描绘梦中的菊花露浓,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逝去的感慨。

    整首诗以梦为线索,通过描绘梦境的长久、吟唱的苦涩、荷风的劲烈和菊花露的浓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展示了王安石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梦长》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mèng zhǎng
    梦长

    mèng cháng suí yǒng lòu, yín kǔ zá shū zhōng.
    梦长随永漏,吟苦杂疏锺。
    dòng gài hé fēng jìn, zhān shang jú lù nóng.
    动盖荷风劲,沾裳菊露浓。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学组词《梦长》专题为您介绍梦长古诗,梦长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