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览表的诗词(58首)

  • 1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毋丘恪

    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
    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
    魏明不惜万夫办,凿山累土夸神奇。
    景明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

    2 《环珠洞》 宋·吕愿中

    朝野乐升平,园林穷胜讨。
    快雨洗尘埃,秋山净如埽。
    游鱼聚江湾,饥乌集木杪。
    群芳郁峥嵘,一水翠缭绕。

    3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钱鍪

    文昌仙伯天人姿,爱山寻胜如书痴。
    忽摩台符历参井,麾幢泝峡春迟迟。
    山林川后总效职,万壑千岩俱献奇。
    就中巫山绝雄胜,插天紫翠相参差。

    4 《和寄天选长官?此诗为释道潜作?》 宋·苏轼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
    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
    顷子萦网罗,文采缘自表。
    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5 《早梅芳(别恨·二之一)》 宋·周邦彦

    花竹深,房栊好。
    夜阒无人到。
    隔窗寒雨,向壁孤灯弄余照。
    泪多罗袖重,意密莺声小。

    6 《早梅芳(别恨·二之一)》 宋·周邦彦

    花竹深,房栊好。
    夜阒无人到。
    隔窗寒雨,向壁孤灯弄余照。
    泪多罗袖重,意密莺声小。

    7 《出洛阳城》 明·程本立

    挽裛上天津,伊阙当我前。
    连峰左右起,奔走相后先。
    古来五岳内,嵩高极中天。
    仪刑正四表,襟带流三川。

    8 《和人登海表亭》 宋·苏轼

    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
    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
    回首球场尤醒眼,一番风送监重磨。

    9 《张元览追和东坡咏梅要予同赋》 宋·李处权

    江空月挂疏梅村,生香湔祓何郎魂。
    亭亭自是尘表物,玉质敢有烟埃昏。
    西州风土似南国,高树缭台丞相园。
    居然志士节独若,炯若德人颜更温。

    10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11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2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13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4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15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

    16 《九歌》 先秦·屈原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楚辞祭祀

    17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
    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书信思友

    18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9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20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