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针的诗词(72首)

  • 61 《七夕》 宋·王镃

    彩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62 《七夕》 宋·陈普

    但把凡身小品论,不须榻頞问星辰。
    女郎恋别泪如雨,遑托金针度与人。

    63 《七夕》 宋·朱继芳

    儿女穿针夜向分,楼头月落尚炉薰。
    凭谁为觅机边石,留取支床卧白云。

    64 《七夕穿针》 南北朝·柳恽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七夕节风俗写人

    65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66 《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67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68 《七月七日》 宋·于石

    西风扫残暑,微月澹新秋。
    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
    翩翩联鹊桥,亭亭拥龙辀。
    多少乞巧人,笑语穿针缕。

    69 《监造御茶有所争执》 宋·徐玑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
    修修桐树林,下荫茶树低。
    桐风日夜吟,桐雨洒霏霏。
    千业高一青,一业千万枝。

    70 《次韵江陵曹令祈雨》 宋·项安世

    吾赏言封侯万里不直钱,不如洛阳负郭二顷田。
    清风午枕睡初熟,明月一瓯吾自煎。
    门前{左禾右罢}稏新酒熟,丈夫肯受儿女怜。
    非不知鸣钟与鼎食,雨蓑风笠性所便。

    71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白居易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72 《春日述怀寄汤义仍四十韵》 明·邓渼

    汉域春阴尽,苍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风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单车即瘴炎。
    投荒虚绣斧,览胜引彤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