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赠黄虚舟》 宋·李曾伯
君不见君家知命今师日,白衫骑驴人不识。
当时画作梁园图,惟有龙眠老仙笔。
又不见异时知命离戌州,终身原学陶朱游。
能令太史为著语,此比西子同扁舟。
222
《示獠奴阿段》 唐·杜甫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225
《刘驸马水亭避暑》 唐·刘禹锡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
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228
《赠元稹》 唐·白居易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230
《投郑先辈》 唐·杜荀鹤
匣中长剑未酬恩,不遇男儿不合论。
闷向酒杯吞日月,闲将诗句问乾坤。
宁辞马足劳关路,肯为渔竿忆水村。
两鬓欲斑三百首,更教装写傍谁门。
231
《寄刘方平》 唐·皇甫冉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结束甘从戎。
严子持竿心寂历,寥落荒篱遮旧宅。
终日碧湍声自喧,暮秋黄菊花谁摘。
234
《水调歌头(京口)》 宋·王质
江水去无极,无地有青天。
怒涛汹涌,卷浪成雪蔽长川。
一望扬州苍莽,隐见烟竿双矗,何处卷珠帘。
落日瓜洲渡,鸿鹭满风前。
235
《念奴娇(再和)》 宋·张孝祥
绣衣使者,度郢中绝唱,《阳春白雪》。
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
粉省香浓,宫床锦重,更把丝絇结。
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热。
236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 宋·辛弃疾
宝钗飞凤鬓惊鸾。
望重欢,水云宽。
肠断新来,翠被粉香残。
待得来时春尽也:梅着子,笋成竿。
湘筠帘卷泪痕斑。
佩声闲,玉垂环。
个里柔温,容我老其间。
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239
《豆踠行》 明·李梦阳
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
冰骧峞山岳立,行人骇观泪交堕。
景泰年间一丈雪,父老见之无此祸。
鄱阳十日路断截,庐山百姓啼寒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