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则声的诗词(390首)

  • 121 《子鱼论战》 先秦·左丘明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122 《听履霜操》 宋·黄庭坚

    灵宫窈窕兮寒夜永,篁打造天兮明月下影,木叶陨霜兮秋声动。
    我以岁莫起视夜兮,北山饮予斗柄。
    幽人拂琴而当予,曰夫子则锺期,尝试刳心而为之听。
    若有人兮亦既修,宴衽席之言兮不知其子之齐圣。

    123 《勾践灭吴》 先秦·佚名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高中文言文励志历史故事

    124 《楞严经偈》 宋·蔡卞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125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古文观止送别抒怀序文

    126 《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魏晋·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哲理故事

    127 《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古文观止纪游写景写山

    128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129 《唐嘉会妻》 明·吴鼎芳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
    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
    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130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古文观止赞颂

    131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地名写景哲理

    132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133 《小石城山记》 唐·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古文观止山水游记咏物抒怀

    134 《黄冈竹楼记》 宋·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古文观止咏物抒情

    135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136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唐·杜甫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叙述写人农民政治

    137 《蝶恋花》 宋·赵令

    援可逾。
    既望之夕,张因梯树而逾焉。
    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
    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

    励志

    138 《今别离》 清·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别离

    139 《管仲论》 宋·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140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古文观止史论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