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帝的诗词(3466首)

  • 81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宋·辛弃疾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
    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
    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

    离别壮志难酬讽刺

    82 《思帝乡·春日游》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宋词三百首婉约春游写景

    83 《襄王不许请隧》 先秦·佚名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古文观止劝告寓理

    84 《五帝本纪赞》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
    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

    古文观止赞语

    85 《高帝求贤诏》 两汉·班固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古文观止求贤

    86 《文帝议佐百姓诏》 两汉·刘恒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
    愚而不明,未达其咎。
    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
    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古文观止忧民

    87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两汉·刘启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
    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
    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

    古文观止劝谏忧民

    88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两汉·刘秀

    车驾至临溜自劳军,群臣大会。
    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
    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
    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

    古文观止赞美

    89 《共工怒触不周山》 未知·佚名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初中文言文神话故事

    90 《四言诗·祭黄帝陵》 现代·毛泽东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91 《中秋不见月》 明·解缙

    吾闻广寒八万三千修月斧,暗处生明缺处补。
    不知七宝何以修合成,孤光洞彻乾坤万万古。
    三秋正中夜当午,佳期不拟姮娥误。
    酒杯狼籍烛无辉,天上人间隔风雨。

    92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圜钟宫三奏]于神何司,而德于木。
    肃然顾歆,则我斯福。
    我祀孔时,我心灵载祗。
    匪我之私,神来不来。

    93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太簇为徽一奏]神在途矣,习习以风。
    百发后先,敢一不恭。
    奔走羌疫,祓除切凶。
    顾瞻下方,逍遥从容。

    94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忽而来兮,格神鸿休。
    忽而往兮,神不予留。
    神在天兮,福我寿我。
    千万春兮,高灵下堕。

    95 《过寿陵故址(景帝临驭时自建,寻毁之)》 明·边贡

    玉体今何所,遗墟夕霭凝。
    宝衣销野磷,碧瓦蔓沟藤。
    成戾崩年谥,恭仁葬后称。
    千秋同一毁,不独汉唐陵。

    96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宋·周必大

    此日天中节,它年赤伏符。
    只因昭火德,不为记荆吴。

    97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宋·蔡襄

    道德由来太古同,生灵休养至仁中。
    五兵不试归神武,万物无私是化工。
    玉座忽逢春月尽,金旌遥指洛川穷。
    年年翠辇长陪扈,那向西城别梓宫。

    98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帝合六首》 宋·崔敦诗

    东风先满殿前旗,御柳宫花次第知。
    连夜芳心相待发,侵朝柔思不胜垂。

    99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帝合六首》 宋·崔敦诗

    雕庭清跸转轻雷,凤管吹春入仗来。
    万籁有声皆善颂,八荒无地不熙台。

    100 《念奴娇·岩扃不锁》 宋·高惟月

    岩扃不锁,算空洞深窈,是谁初凿。
    帝遣六丁持月斧,乱把云根镵斫。
    骇目奇观,恍如崩浪,汹涌从天落。
    谪仙何处,翠珉佳句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