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记火》 宋·方回
吾州斗大城,辛丑爇于火。
予时年十五,天地一蜾蠃。
窜身城北门,尚忆双髻鬌。
秋暑七月半,汹涌沸炎堁。
346
《汤婆子》 宋·顾逢
皤然一器微,有用在冬时。
永夜寒如许,孤衾暖不知。
少年皆见弃,老者最相宜。
却恨无情处,春来便别离。
350
《次韵传道者过香林》 宋·释正觉
松烟竹蔼细蹊通,清津白石寒珑璁。
艾禅真是甘蔗种,香林再吹薝蔔风。
一溪冷引藩篱外,五老秀蹲怀抱中。
写目轩窗意幽远,淡然消息不雷同。
353
《送清演禅者》 宋·释重顯
我年老大,心力衰微。
赠别无语,冥同振飞。
因思古之送人有言,吾不知其殊途同归。
独爱新丰,曲腾清辉。
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共依依。
354
《耕者得古玉指环一首》 宋·苏籀
百世繁华堕劫灰,凄凉断簪并擘钗。
淑颜窈窕亦尘土,指环耕出田中来。
野人辛勤务稼穑,两手龟拆闢草莱。
未知此环竟安用,但讶光采尤奇瑰。
357
《思堂诗》 宋·曾丰
新筑谋为老者安,落成谁料莫近轩。
月窥窗牖如颜色,风战帘帷若笑言。
怀里寂寥霜后橘,阶前萧瑟雨余萱。
荣途他日饶荣报,亡矣吾知不啻存。
358
《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老师
360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古文观止议论劝慰书信